(點擊上圖,了解每月高考事記)
“每年超過600分的高考考生以千為單位,被北大清華錄取的學生高達幾百位?!焙馑袑W曾創(chuàng)下了一屆又一屆的高考傳奇。
在此 ,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整理了衡中最著名的16條語錄,可以看到一份殷切的關愛和激勵,以及學生們可以學到的,受用一生的東西。
把優(yōu)秀當作一種習慣。(出自韓歡同學,現已風靡衡中)
這句真的受用終生。之前看到一個人說他在日本實習,收到了來自日本前輩最好的職場建議。
那位長者說:年輕人啊,你的每一篇論文、每一份演講、每一個交接給同事的工作,凡是出自你手的,都要在能力范圍內做到至善至美。慢慢養(yǎng)成習慣,就會越做越好。凡事糊弄的人,是走不遠的。
把優(yōu)秀當作一種習慣,做事情做到能力范圍內最好,不糊弄的人,非常具有人格魅力。這是一個學生取得好成績的前提,也是一個工作中的人在職場中的“隱形聲譽”。
剛開始的時候能做到這樣不容易,因為在海量的題中,這道不怎么會就直接看答案,這道有點難就直接跳過顯然更容易一些,可是在高考的時候,去哪看答案呢?跳過了就是沒有分??!
凡事糊弄的人,糊弄的只是自己。
能夠耐得住寂寞的人,是不寂寞的人。(衡中某主任)
抬起頭來做人,低下頭來做事。(衡中某政治老師)
“在深夜學習的時候,我不止一次感覺到寂寞;當努力了成績不佳,父母對我發(fā)火抱怨的時候,我感覺身邊空無一人。”我們常常聽到孩子這樣的心聲,但這句話說的真好:“能夠耐得住寂寞的人,是不寂寞的人。”是了不起的人?。?/p>
學習和努力是寂寞的過程,因為那終究是一個人的事,我們應該讓孩子知道努力是為了自己,知道短暫的沉下心為的是以后可以嘗到甜頭,實際上只是延遲滿足而已。
很多成功人士在說起他們成功竅門的時候,都一定會提到2個字:專注。兩個字而已,卻難的要命。
很欣賞一類學生,他不是時時刻刻都在學習的,而當他學習的時候,2個小時的時間他可以保持2個小時的專注,這種習慣多是從小家庭教育相關,即使孩子沒有專注的習慣,現在養(yǎng)成也不晚。
給孩子創(chuàng)造可以專注的環(huán)境,表揚孩子專注的狀態(tài),比如:你學的太認真了,媽媽剛才進來兩趟你都沒發(fā)現!在鼓勵中孩子會慢慢愿意養(yǎng)成這樣的習慣。
誰說高三不是人過的?是人過的,我們不僅要過,還要過得好。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高三的苦,沒有人會否認,但高三仍有積極快樂的孩子;
生活的苦,也沒有人否認,但總有人能過出樂趣,有滋有味。
情緒是很可怕的東西,永遠不要像烏云一樣走向身邊的人,要像太陽一樣,照到哪里哪里明亮,因為這樣的人心里和眼底,都始終有光和正能量。
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掌控,而不是由一堆無用的情緒。每個人都喜歡快樂和積極的人,你的不高興,不要像優(yōu)惠券一樣傳播給身邊的人,因為每個人都更喜歡積極快樂的人。
昨天是一張作廢的支票,明天是一張期票,今天是你手中唯一的現金。
通往清華北大的路是用卷子鋪出來的。
手不離筆,馬不停蹄,把訓練進行到底。
巧做低檔題,全做對;穩(wěn)做中檔題,一分不浪費;盡力沖刺高檔題,做錯也無悔。
清華北大是理想學校的指代,很欣賞衡中給學生們灌輸的價值觀,就是我明明白白的告訴你,通向心中的理想地是沒有捷徑的,只有努力一條路可以走。不斷地做卷子,不停筆的刷題,所有人都是這樣馬不停蹄,所有人才會都有好成績。
而做那么多題的策略是什么,也告訴的明明白白。
高考就是一錘子買賣,就看你最后一哆嗦。前面考得再好,最后一次考砸了也沒人會記得你。
6月8日下午5點前,你左右高考;6月8日下午5點后,高考左右你。
每年到高考之前,我們都能看到這樣的論調,說長大后你就會發(fā)現,高考其實不足以改變你的人生,改變的人生的,恰恰是一些美好的瞬間、頓悟的時刻和你經歷的真實的生活。
我覺得不應該在高考之前給孩子灌輸這樣的想法,因為即使高考努力考好了,孩子后面依然會經歷這樣的時刻,這不是不認真對待高考的理由。
對于無數普通的家庭來說,高考仍是孩子躋身大城市,改變生活方式的唯一出路,他們的生活并沒有被賦予足夠的多樣性。
對于這樣的學生來說,高考成績就是一張通行證,通往什么樣的城市就在那里展開什么樣的未來,通往什么樣的大學就在什么樣的平臺起步。
無論怎么堅持,我都可能失??;無論怎么失敗,我都始終堅持。
真正的恐懼來自恐懼本身,害怕失敗就是最大的失敗。
胸懷野心,痛下狠心;充滿信心,堅定恒心;更加細心,保持耐心。
這是青春里最純粹的一場拼搏,在往后,都很少有這樣的機會,單純的為了一件事、付出大量的時間,拼盡全力了。在電影《陽光小美女》中,他的爺爺跟孫女說過一句話:你知道什么人是最大的失敗者嗎?就是因為害怕失敗而不敢嘗試,不敢邁出第一步的人。
人們往往在最接近成功的時候最易放棄,劉同說:少年最好的地方就是,雖然嘴上說要放棄,心底卻總會憋著一口氣。高考這口氣,就要憋到6月8日考完最后一科為止。
我來衡中干什么,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今天做的怎么樣?
不想考清華北大的學生,不是好學生。
這兩句話好就好在,時刻提醒大家記得初心,時刻提醒我們清醒。第二句話曾經出現過爭議,但我覺得清華北大就是心中理想學校的指代,你要始終心懷目標,也要日常反思不忘初心。
我要做一個什么樣的人,我今天做的怎么樣,有沒有向心中理想的自己和理想的生活方式更進一步?這樣的思考不僅會讓孩子少走很多彎路,也會提供源源不斷的內動力。
2018年高考前,《極限挑戰(zhàn)》節(jié)目做了一期高考話題相關的,他們找了一些高三的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線,然后問了以下問題:
1、你的父母都接受過大學以上的教育嗎?接受過的話,向前走6步
2、你的父母是否為你請過一對一家教?有的話,向前走6步
3、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持續(xù)學習功課外的一門特長且目前還保持一定水準?有的話,向前走6步
4、你的父母是否讓你擁有過一次出國旅行?擁有過的,向前走6步
5、你的父母是否承諾過要送你出國留學?承諾過的,向前走6步
6、從小到大你在父母心中的 ,他們是否一直在親朋面前夸獎你?是的話,向前走6步
問完之后,有些孩子已經遙遙領先,而有些孩子依然留在起點,1步都沒有走,大家的起跑線參差不齊。然后主持人說現在開始,大家向前跑!于是所有的孩子都沖向終點,在孩子奮力奔跑的過程中,原本的差距一點一點縮小直至逆轉。
沒錯,沒有傘的孩子更要努力地奔跑,但沒有傘的孩子,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命運的。一直咬牙往前跑的孩子,一定會笑到最后的。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