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文學語言組織
11.文學語言與文學中的語言的關系
(1)文學語言又譯標準語,是加工過的規(guī)范化了的書面語。
(2)文學中的語言,也就是文學文本的語言,指經過作家加工的、旨在創(chuàng)造藝術形象并表達意義的特定語言系統(tǒng)。一般說來,各種語言形態(tài),如口語、土語、方言、書面語和文學語言,以及文言和白話文等,都可以經過作家藝術加工后進入文學文本,成為文學文本語言組織的組成部分。
12.文學語言組織的三種特性
(1)文學語言組織是一種語言性構造。
(2)文學語言組織具有整體性。在文學文本中,各個語言要素總是要相互協(xié)調,形成一個彼此連貫的有序系統(tǒng),而這種系統(tǒng)又相對完整,從而具有一種整體性。
(3)文學語言組織具有表現(xiàn)性目的和個性特征。
①文學文本中的語言為表現(xiàn)特定的意義而組織成整體性語言構造,從而這種語言構造的整體性是由于表現(xiàn)性目的的成功實現(xiàn)而獲得的。
②正是在實現(xiàn)表現(xiàn)性目的的過程中,這種語言可能呈現(xiàn)出獨特特征,從而傳達出作家的獨特個性。
13.文學言語組織有三個基本層面:語音層面、文法層面和辭格層面。
14.語音層面是文學語言組織的基本層面之一,它是文學語言組織的語音組合系統(tǒng),主要包括節(jié)奏和音律兩種形態(tài)。
15.語音層面的作用
(1)詩歌:“詩”應該有和諧的聲律美?,F(xiàn)代作家林語堂注意到中國文學 的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源自漢語的單音節(jié)性”。
(2)散文:散文往往也講究語音形象的創(chuàng)造。朱光潛明確地主張散文要講究“聲音節(jié)奏”。
(3)小說:當代小說家汪曾祺就把語言的“聲音美”看作小說的語言美乃至整個小說的美的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