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小編想給大家介紹一個人,和一段傳奇的人生故事……
高會軍 哈爾濱工業(yè)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哈工大交叉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智能控制與系統(tǒng)研究所所長; 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萬人計劃”科技創(chuàng)新領軍人才、IEEE Fellow;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2014年17位世界最具影響力科學家中惟一的中國人; 全國青聯(lián)常委、黑龍江省青聯(lián)副主席、香港大學榮譽教授…… 是的,他是一名世界頂尖科學家。 就在不久前,剛剛被評為歐洲院士。 你或許會以為,他是書香門第,受過良好教育才走到了今天。 但事實并非如此。 高會軍家境貧寒,父親靠體力活賺錢卻患上股骨頭壞死,母親只能靠針線活維持家用。 15歲那年他讀完了中專,直接進了工廠,成為了一名磨工。 工作三班倒,在工廠一線,切削出的鐵屑不慎滲入兩個手臂的毛孔,就會引起嚴重中毒反應…… 他對這樣的生活并不滿意,于是決定自考。 高會軍教育經(jīng)歷(圖源百度百科) 那他大概率是一個熱愛學習,基礎很好的學霸? 也不是, 高會軍的基礎并不好,也缺乏老師教學,只能每天自己在工廠擠時間努力學習。 攢錢、借錢買來的資料濺上了車間的機油,他也曾在無數(shù)個夜里為看不懂的知識感到頭痛…… 很多科目成績都不高,甚至《數(shù)控機床》這一門他拿到的是剛剛好的60分。 高會軍的自考成績單(圖源焦點訪談) 但他自己鉆研課本,梳理重點,還是用無數(shù)個清晨和黑夜換來了那個想要的結果。 他自考畢業(yè)了,兩年半,15科,一次性通過的畢業(yè)了。 高會軍的自考畢業(yè)證明(圖源焦點訪談) 依靠他的努力和堅定。 拿到本科證書后,他經(jīng)歷了一段時期的迷茫和抉擇,然后下定決心考研。 但面臨的問題還是,基礎薄弱。 他的高數(shù)只學過上冊,而英語還不到高二的水平,但他還是克服了下來,用半年時間考取了沈陽工業(yè)大學研究生。 然后一鼓作氣,又考上了哈爾濱工業(yè)大學的博士。 而僅僅4年之后, 他就成功博士畢業(yè),畢業(yè)論文當選全國百篇優(yōu)博,留校成為講師。 又考慮到他的求學經(jīng)歷和科研精神及能力,破格提拔為正教授。 那是2005年,他剛剛29歲。 而后的幾年里,他銳意進取,獲得了諸多科研成果, 也培養(yǎng)出大批優(yōu)秀學者,在中科院等著名高校任職鉆研學術…… 成為了享譽世界的科學家。 高會軍是一個普通人, 他基礎差、不天才,也會在自考的時候壓線60分通過…… 但他又不普通,他把握住了生命中的每一個機會,努力向前沖刺,永不放棄。 自考的含金量一般 它比不上全日制本科,在求職中仍會讓人遭受一些歧視…… 但自考含金量又很高,它能給你一個新的機會和起點,在這里,你可以升職、考公、考研、甚至成為科學家。 自考學習或許很難,需要頑強的毅力和自學能力 但高會軍借錢買資料、在嘈雜的車間自學卻也磕磕絆絆地拿到了證書! 而與他相比,今天的我們擁有的資源太多了。 我們有資深老師的專業(yè)講解,有整理得當?shù)闹攸c資料,有自學考試的歷年真題,有24小時開放的及時答疑,還能得到一對一的報考指導……
擁有今天的成績,其實并不是高會軍一早就定下的宏偉志向。 在接受央視《焦點訪談》采訪時,他說他一開始并沒有什么學術理想,但他的短期目標總是很明確,而且計劃了就一定要達到。 他努力抓住了每一個機會,然后又因此得以看到下一個機會。 腳踏實地,一步一步,走到了今天。 這是一段人生傳奇,也是他的歷史必然。 而正在閱讀這篇圖文的你們,或許也能通過學歷的提升,通向未曾期盼過的詩和遠方…… 更多資訊 掃碼進入江蘇升學指導中心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