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新一輪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啟動以來,眾多高校分外關心新一輪審核評估究竟要如何開展、高校要如何迎評等問題。
在這種背景下,大家就更為關注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農業(yè)大學、安徽大學、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常熟理工學院和衢州學院7所全國統(tǒng)一試點高校的審核評估動向,以便推測出審核評估的全貌。
受疫情影響,中國農業(yè)大學和衢州學院的線下審核評估工作有所延期,直到最近才相繼結束評估專家的入??疾旃ぷ?,而其他5所試點高校早在2021年就已完成專家入校評估工作。
此外,南京工程學院、廣西師范大學、廣西科技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綿陽師范學院和成都理工大學6所全國第二類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的部省協(xié)同試點高校陸續(xù)于近日官宣,完成入校評估工作。
試點評估,打樣!
3月28日,中國農業(yè)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在國際會議中心舉行。根據(jù)教育部評估中心的安排,本次評估以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開展,21名國內外專家及1名學生觀察員參加了線上評估。在線上評估的基礎上,6位專家、1位特邀觀察員、1位青年教師、1位學生觀察員組成的入校評估專家組通過聽課看課、調閱材料、訪談校領導、走訪職能部處、學院及相關單位,開展廣泛調研,交流考察感受,結合線上評估全體專家意見對中國農大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形成了集體意見。
教育部審核評估專家組組長靳諾代表專家組向中國農業(yè)大學介紹此次專家組入??疾烨闆r,并對中國農業(yè)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工作提出五點看法:第一,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崇高使命;第二,引領全國新農科建設,加速推進全國農林專業(yè)的提檔升級;第三,堅持“學為中心,關注成長”的質保理念,著力提升本科教學質量保障能力;第四,深化科教融合,積極對接脫貧攻堅、鄉(xiāng)村振興、綠色發(fā)展重大戰(zhàn)略,推進協(xié)同育人,合力共建一流本科教育新格局;第五,構建了以耕讀文化為特色的勞動教育體系。
2021年,教育部確定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和中國農業(yè)大學三所高校作為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中一類評估(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試點高校。如中國農業(yè)大學黨委書記鐘登華所言,作為全國首輪三所試點高校之一、首家農林高校接受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體現(xiàn)了教育部和專家組對中國農業(yè)大學的高度重視、充分信任。
3月23日上午,衢州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意見交流會在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廳舉行。學校此次率先參加第二類第三種評估試點。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專家組副組長、江蘇理工學院原黨委書記朱林生代表評估專家組介紹了線上評估和入校評估的整體情況。
自2021年3月審核評估試點工作啟動以來,21名專家組成員已在線上審閱了衢州學院的自評報告,通過調閱材料、訪談座談、調查問卷等形式,形成了入校核查的問題清單。3月20日-23日,在線上評估的基礎上,專家組的9位專家開展了為期4天的入校評估,進行了深度訪談、聽課看課、師生座談、校外實踐基地及用人單位考察走訪等,對衢州學院本科教育教學工作形成了集體意見。
朱林生代表專家組交流了考察意見。他指出,衢州學院作為一所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致力于推進內涵發(fā)展、特色發(fā)展、高質量發(fā)展,取得了一系列成效:堅持“以本為本”,落實立德樹人根本工作有亮點,將“立心力行”校訓精神全方位、深層次貫穿于立德樹人全過程;堅持學生中心,推進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有創(chuàng)新,學校首創(chuàng)“闖關式”課堂教學模式,較好滿足了學生分層分類學習和多元化學習發(fā)展的需要;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多元主體協(xié)同育人有突破,推動行業(yè)企業(yè)資源轉化為教育教學資源,產教融合協(xié)同育人工作持續(xù)邁上新臺階;堅持校地融合,服務區(qū)域人才培養(yǎng)工作有作為,學校創(chuàng)新實施“融入衢州、區(qū)域聯(lián)盟和借梯登高”三大教育行動,服務地方人才需求;堅持以評促強,學校教育教學建設有提升,自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以來,學校硬件設施得到顯著改善,達到了審核評估的基本要求。
在中國農業(yè)大學和衢州學院之前,已有5所試點高校通過新一輪審核評估,形成了具有理論先進性、實踐有效性、示范推廣性的本科教育教學與人才培養(yǎng)改革特色做法和實踐案例,以期對同類高校破解類似難題、加快改革步伐有所啟迪。
首提4種“評估套餐”!
相較于上一輪的審核評估,此次審核評估有了一些新的變化。
教育部在2021年2月發(fā)布了《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1—2025年)》,新的實施方案中,立德樹人導向更加鮮明,設置教授為本科生上課、生師比、生均課程門數(shù)、優(yōu)勢特色專業(yè)、學位論文(畢業(yè)設計)指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用人單位滿意度等審核重點;建立教師、學生出現(xiàn)思想政治、道德品質等負面問題能否及時發(fā)現(xiàn)和妥當處置情況等“負面清單”,從不同角度了解在校生學習體驗和學校人才培養(yǎng)情況。
對高校采取柔性分類評價也是本輪審核評估的一大特點,評估指標體系分為兩類四種方案,分別設一級指標、二級指標和審核重點。
第一類審核評估少而精,適用于具有世界一流辦學目標、一流師資隊伍和育人平臺,培養(yǎng)一流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服務國家重大戰(zhàn)略需求的高校。重點考查建設世界一流大學所必備的質量保障能力及本科教育教學綜合改革舉措與成效。
第二類審核評估針對高校的辦學定位和辦學歷史不同,具體分為三種:一是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學術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二是適用于已參加過上輪審核評估、重點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為主要方向的普通本科高校;三是適用于已通過合格評估5年以上,首次參加審核評估、本科辦學歷史較短的地方應用型普通本科高校。重點考查高校本科人才培養(yǎng)目標定位、資源條件、培養(yǎng)過程、學生發(fā)展、教學成效等。
這種評估分類并非給高校分層、分等,更不是給高校貼“標簽”。參評學??筛鶕?jù)自身辦學定位、人才培養(yǎng)目標、教育教學水平和質量保障體系建設等情況自主選擇最適合的評估類別。“兩類四種”評估方案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的、動態(tài)的,以5年為周期,為學校的變化發(fā)展留下了調整上升空間。高??梢栽谶@個周期選擇一種類型來接受評估,到了下一個周期,還可以根據(jù)學校的實際情況選擇另一種類型。
對此,清華大學副校長彭剛表示,新一輪審核評估深入推進評估分類改革,針對的是上一輪審核評估在堅持“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方面存在的國家尺子過粗、高校自設尺子不清晰的問題。《方案》按類型把尺子做細,引導一批高校定位于世界一流,推動一批高校定位于培養(yǎng)學術型人才,促進一批高校定位于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同類型常模比較長短,高??梢宰灾鬟x擇不同類型的常模數(shù)據(jù)作比較分析,從而進一步找準所處坐標和發(fā)展方向。
新一輪審核評估還首次探索構建了以學校自評報告為主體、以3份教學過程性報告和3份就業(yè)結果性報告為兩翼的“1+3+3”立體多維評價體系。此外,學校編制公布的近三年《本科教學質量報告》也是評估的必備材料。
各省響應,積極推進!
據(jù)教育部教育質量評估中心負責人表示,全國共有834所高校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除去先行參加試點的7所學校外,在827所高校中,參加第一類評估的有99所,占比約12%,參加第二類評估的有728所(其中第一種、第二種、第三種評估的分別為185所、393所、150所),占比約88%。共有137所“雙一流”建設高校參加本輪評估,其中選擇第一類評估方案的99所,選擇第二類評估方案的38所。
在部分學校開展試點工作的同時,各省市也迅速響應、破立并舉,部署并推進本地新一輪審核評估工作。
2023年2月,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召開市屬普通高等學校新一輪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啟動會暨首次培訓會?!笆奈濉逼陂g,上海市共有21所地方高校參加新一輪審核評估,2所高校(上海大學、上海音樂學院)參加教育部第一類審核評估;19所高校參加第二類審核評估。
2022年12月,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辦公室印發(fā)《四川省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實施方案(2022—2025年)》,對“十四五”期間四川地方屬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工作作出整體部署?!笆奈濉逼陂g,四川共有28所參評高校,其中6所高校參評類型為第二類第一種,18所高校參評類型為第二類第二種,4所高校參評類型為第二類第三種。2022年,成都理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綿陽師范學院3所高校先行先試,于12月正式進入線上評估環(huán)節(jié),其余25所高校將于2023—2025年分期分批接受評估。
江西省于2022年4月公布了“十四五”期間參與審核評估的江西財經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東華理工大學、九江學院、南昌工學院等26所院校;黑龍江省則有黑龍江大學、牡丹江師范學院、東北農業(yè)大學、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齊齊哈爾醫(yī)學院等25所地方屬普通本科高校參與本輪審核評估……
以評促建、以評促改、以評促管、以評促強。從新一輪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學審核評估試點實踐看,后續(xù)更多高校將通過對不同指標模塊的自主選擇組合,“自我畫像”,用自己量身定制的尺子量自己?!耙恍R话浮币龑Ц咝8髡顾L、各美其美,做最好的自己。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