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師,作為研究生培養(yǎng)的第一責任人,肩負著為國家培養(yǎng)高層次創(chuàng)新人才的使命?;趯W段、培養(yǎng)目標、培養(yǎng)模式等因素的影響,導師與研究生關系的內涵已經超越了傳統意義上的師生關系,這種關系對研究生的專業(yè)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日前,一名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相關專業(yè)2017屆研究生的碩士論文《她為什么換了導師:一項導生關系的案例研究》火出圈,目前在知網上的下載量已超3萬次。盡管這篇論文研究的是個案,但時隔六年還能在網上引起共鳴和討論,說明事件背后藏著學生們的普遍訴求。
近年來,研究生與導師的關系一直備受關注,不少學生苦于和導師關系“不和”卻不能輕易更換。對此,教育部在2020年公布的《關于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中給出了答復,師生出現矛盾或其他不利于保持良好導學關系的情況,培養(yǎng)單位應本著保護師生雙方權益的原則及時給予調解,必要時可解除指導關系,重新確定導師。
師生關系,沒那么簡單
對于導師,不少同學在入學前,都會抱有期許。
理想中的師生關系,大概是在學術研究上能探討合作,在遇到問題時老師能給予幫助和反饋,學生順利完成畢業(yè)論文或產出學術成果,在生活上則保持正常的師生距離。
在知乎一則“什么樣的研究生導師算是好導師?”的問題中,一位有兩年經歷的碩導表示:“導師性格千差萬別,工作內容研究條件都不一樣,但好導師唯一的共性,就是真的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把學生的發(fā)展前途放在自己心上,真的希望他們好?!?/p>
不過,這種“神仙導師”是難求的,師生關系也并不總是和諧美好的。在社交平臺搜索框輸入導師、研究生、讀研等關鍵詞,能看到不少師生間“相愛相殺”的經歷。
有的導師花在指導學生上的精力不多,交流頻次低,讓學生們吃“大鍋飯”或者“放羊式”培養(yǎng);有的導師對學生過于push,一周四次組會,假期安排任務,壓的學生喘不過氣;更有導師與學生的關系似老板與員工,對學生提出“額外”的雜活要求……
當然,不只學生是“受害者”,碰上各方面不和的學生,導師也會感到棘手。比如曾經有導師因不滿學生的某些行為,在社交平臺宣布與學生解除師生關系。此外,帶教模式、溝通方式、如何鼓勵和批評等,也在困擾著各位導師。
由此來看,師生關系正在面臨諸多難題。
導師制度,正在不斷完善
據教育部數據顯示,我國研究生教育導師隊伍由2012年的29.8萬人增加到2021年的55.7萬人,全國在學研究生到2022年已達365.36萬人。
隨著招生規(guī)模的擴大,每位導師的帶教學生數增多,導師會面對更多不同年齡、背景、基礎的學生,學生們的多樣性常常對導師提出挑戰(zhàn)。如果導師制度建設不到位,就很容易產生師生關系異化的情況,造成種種亂象。
當前,我國研究生教育邁入高質量發(fā)展的新時代,加快建設高水平研究生導師隊伍,成為應時之需。
換導師,高校為學生留“退路”
對于更換導師的問題,高?;境帧霸瓌t上不受理更換導師申請”的態(tài)度。不過,學校還是為想要換導師的同學留了“退路”。清華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高校均在官方文件中明確如果“師生間矛盾難以調和”,可申請變更導師。
盡管高校間對于學生申請換導師的流程或有不同,但要求大致包括獲得原導師、意向導師及學院的同意。
例如深圳大學在《關于碩士研究生導師確定與變更的規(guī)定》中表明,學生提出更換導師,須經原導師同意并有其他導師愿意接任。原導師、新任導師、學位點負責人依次簽署意見,學院批準后報研究生管理部門備案。
考慮到因特殊原因確需變更導師,而師生協商不成或申轉導師過程中遇到爭議的情況,中國石油大學(華東)在《研究生指導教師管理辦法》中明確,申請人可提出書面申訴,由所在學院(部)學位評定分委員會審議決定,委員會決定應該更換導師的,由學院(部)協調確定正式接收導師。
除了在“不得不換導師”這一環(huán)為學生們提供最終解決方案外,首先在源頭上降低師生不匹配的風險也尤為重要。目前很多高校在導生匹配上,已經采取了“師生雙選”和“導師組”的制度,學生在最終選擇前可以多渠道了解導師的研究方向、教學風格是否與自己的規(guī)劃一致。
圖源:大連理工大學
此外,部分高校展開導師隊伍建設改革,提升導師指導能力。大連理工大學通過實施導師招生資格年度動態(tài)審核,根據學科績效、科研績效、培養(yǎng)質量進行招生指標分配。同時,打破論資排輩觀念,使得一批學術思維活躍、業(yè)務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年輕副教授成為導師隊伍的有生力量。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通過對當年每位研究生導師名下所有研究生的表現數據建模,得出導師的“指導能力分值”,在此評價體系下,一些過去只注重研究生發(fā)表學術論文的導師,也會轉而重視全方位育人,使得研究生的志愿者活動、創(chuàng)新實踐和國際交流等能夠更好地開展。
出臺政策,保障導師隊伍質量
除了高校外,教育部也十分重視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先后出臺多個文件,規(guī)范導師指導行為,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
2020年9月,教育部公布《關于加強博士生導師崗位管理的若干意見》,對于未能有效履行崗位職責的導師,培養(yǎng)單位應視情況采取約談、限招、停招、退出導師崗位等措施。
同年,教育部印發(fā)《研究生導師指導行為準則》,為研究生導師行為劃線定則?!稖蕜t》提出,不得要求研究生從事與學業(yè)、科研、社會服務無關的事務,不得違規(guī)隨意拖延研究生畢業(yè)時間。
此外,教育部有關負責人表示,將把導師履行準則的情況納入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和“雙一流”監(jiān)測指標體系中,對導師違反準則造成不良影響的高校,將視情核減招生計劃、限制申請新增學位授權,情節(jié)嚴重的,將按程序取消相關學科的學位授權。
注:本文內容來源軟科,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