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官網更新信息顯示,曾獲中國科學院院長獎特別獎的騰訊優(yōu)圖實驗室高級研究員傅朝友已于2024年8月加入南京大學蘇州校區(qū),并擔任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準聘助理教授。
公開資料顯示,傅朝友2022年博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2022年7月-2024年8月在騰訊優(yōu)圖實驗室擔任高級研究員,作為Technology&Project Leader從事學術研究和工程落地工作。
其研究方向為多模態(tài)大模型和生物特征識別,代表性工作包括Awesome-MLLM(通訊作者,發(fā)布一年多Github破萬星,引用240+)、MME(一作,發(fā)布一年多引用360+)、Video-MME(一作)和VITA(一作,首個開源交互式Omni多模態(tài)大模型,發(fā)布兩周Star破600);已發(fā)表JCR-1區(qū)期刊或CCF-A類會議論文共20余篇,包括兩篇一作IEEE TPAMI;長期擔任CVPR、ICCV、ECCV、NeurIPS、ICLR、ICML、IEEE TIP等國際頂級期刊和會議的審稿人。
傅朝友獲得的榮譽和獎勵包括中國科學院院長特別獎(中國科學院博士生最高榮譽)、IEEE Biometrics Council最佳博士學位論文獎、北京市&中國科學院優(yōu)秀博士學位論文、2022年“阿里星”計劃(P7,應屆生最高人才計劃之一,每年十余人)、2022年騰訊“技術大咖”計劃(T10,應屆生最高人才計劃之一,每年十余人)、CVPR 2023 Outstanding Reviewer(232/7000+)。
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是南京大學在蘇州校區(qū)首批建設的學院之一。該學院依據南京大學對于各校區(qū)同等標準、錯位發(fā)展的指導意見,依托南京大學計算機軟件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大力建設和發(fā)展機器視覺與模式識別、通用基礎大模型與生成式人工智能、具身智能與多智能體系統(tǒng)、腦啟發(fā)的人工智能、AI for Science等前沿方向。同時,結合南京大學蘇州校區(qū)新工科的辦學特色,突出多學科交叉融合,面向智能制造、醫(yī)療健康、國防科技等重點行業(yè)領域開展人才培養(yǎng)、關鍵技術研究和成果轉化。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大學黨委書記譚鐵牛目前也擔任南京大學智能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其主要從事圖像處理、計算機視覺和模式識別等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
注:本文內容來源澎湃新聞,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