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上圖,了解新高考詳情)
9月7日下午,省錫中語文學科教研中心圍繞“新課程新教材新高考”開展秋學期第一次教研活動。唐江澎老師為全體語文教師做學術講座,老師們仔細聆聽并進行研討。
唐江澎老師從語文課程的性質(zhì)談語文整體改革,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祖國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要緊扣“學習運用”“綜合性”“實踐性”三個關鍵點,把握新課改下的語文教學方向。
他結(jié)合部編版《語文》教材具體單元談語文教學,與老師們交流教材的三種組元方式:文體單元;人文母題;雙輪驅(qū)動的任務群學習組元。部編版《語文》教材使用的是第三種組元方式。他從教材編審者的角度與老師們交流各個單元的教學方法與重點。例如必修上第一單元,從文體上定位為詩歌教學和小說賞析。第二單元是通訊,需從寫作角度切入。第三單元關注家鄉(xiāng)文化生活的參與,語文實踐活動重在語言運用實踐而非文化參與,建議指導學生進行實地調(diào)查并撰寫調(diào)查報告。第八單元詞語積累,可通過長作業(yè)來積累,將知識教學具體化歸到日常教學單元。
所謂任務,即真實情境下需要解決的問題。唐江澎老師認為,語文實踐活動的核心是聽說讀寫,他建議老師們在學習任務中高度重視實實在在的聽說讀寫實踐,而不是翻空出奇、花里胡哨在形式上求新求異,搞一堆非語文的東西。談及群文教學、單篇教學、深度學習,他以其近年在全國產(chǎn)生廣泛影響的公開課《阿房宮賦》《詩·歌·會》《夢游天姥吟留別》為例,指出群文教學適合采用問題探討法,用于群文教學的篇目不宜過深;一篇文章完全可以帶領學生深品細咂,深度研習。
對于整本書閱讀,他強調(diào)兩類劃分:(1)某一書籍精讀;(2)某一類書籍閱讀。例如費孝通先生的著作《鄉(xiāng)土中國》屬第二類,可以針對這類作品的特征,引導學生抓住關鍵概念,讓學生在閱讀中理清邏輯,掌握此類作品的閱讀方法,無需深酌。
最后,唐江澎老師從任務情境角度談了對寫作教學的看法。他指出2021年新高考,寫作要關注與江蘇卷的風格變化,回歸“為事為時”的表達立場,適應主題上不回避熱點、審題上強調(diào)情境限定性的特點,指導學生依據(jù)表達的四個要素展開言說。在具體寫作過程中,引導學生把握三大要點:審題準確;論點正確;新鮮材料。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江蘇省錫山高級中學微信公眾號,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