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進入一月中旬,孩子們陸續(xù)步入學習的尾聲,進入期末復習沖刺階段。相比孩子的緊張程度來說,父母的焦慮也一點都不輕:孩子期末考得不好怎么辦?過年親戚鄰居們會笑話的!
其實,考試的結(jié)果早就在平時注定了,但是考試時的心態(tài)很大部分也會決定最后的成績。而孩子的心態(tài)與家長的言語態(tài)度息息相關(guān)。所以,在孩子期末考試前,這4大毒句家長就不要再說了,否則孩子的成績更可能一落千丈!現(xiàn)在趕緊和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小編來看看吧。
考前四大“毒句”
毒句一:復習得怎么樣了?有信心嗎?
毒性:★★★★★
這句考前叮嚀可以說是“出鏡率最高”,但同時也是最毒的“考前毒藥”。
其實家長問出這句話,無外乎是想聽到孩子說“復習好了,放心吧”,讓孩子給自己吃一顆“定心丸”。然而,我們看似不經(jīng)意的一問,其實會在孩子的心里激起一系列的情緒。
因為,任何一個學生,無論成績優(yōu)劣,哪怕是“北大清華種子選手”,在考試前也一定是心里沒譜的,也一定是認為自己“還有好多要看的東西”,這種不確定是由于“對于未知的考試結(jié)果無法預期”,與實力無關(guān)。
考試之前,當聽到家長問出“復習得怎樣”類似問題的時候,成績好的孩子,他真的會思考“我復習得怎么樣了呢?”“還有哪里不太會做呢?”越想越覺得好像還有一些東西不會,進而更加緊張。
而平時成績較差的孩子,面對這樣的問題,他會認為這是家長在向自己“要承諾”,想聽到自己回答“都復習了”。同時孩子知道,這個承諾一定不能輕易給出,否則萬一失利,將會面臨“信用質(zhì)疑、能力質(zhì)疑”。
考前詢問復習情況往往會制造焦慮乃至煩躁,最好的處理方式不是“詢問復習情況”,而是“肯定孩子付出的努力”——比如,“復習得真是用心,辛苦了,別累著”。這樣的鼓勵,往往是肯定孩子的付出,但同時沒有強調(diào)結(jié)果,既可以令其感到被認可,同時不會有“承諾的風險”。
毒句二:不用緊張,能考XX也可以
毒性:★★★★☆
曾經(jīng)不止一次在和家長溝通的時候,聽到家長說:“我們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給自己的壓力太大,我都跟他說了,不要緊張,咱們就算考不到第1名,前5也挺好的。”
很多家長會以自己的這句話為傲,認為自己這句話是在讓孩子放下包袱、是在為孩子減壓,甚至認為自己說出這樣的句子是多么開明、多么不容易。
能夠鼓勵孩子“降低目標”的家長的確用心良苦,然而不得不說,“降低預期”“降低目標”的話不應(yīng)當在考前說,因為在考前,你越讓孩子降低目標,孩子越會在意目標。
孩子所有的緊張其實都是源自于對于“目標的未知”,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實現(xiàn)目標,那么這個時候,如果想給孩子減壓,僅僅“降低目標”是不夠的,而是根本不要再提目標,“忽略目標認可過程”才是考前最好的減壓方式。
因此,考前最好是對孩子說“堅持了這一年真是不容易,能堅持下來的都是勝利者”。然后聊聊這一年有什么時候是最難過想放棄的,后來又怎么堅持下來的,也可以聊聊作為家長自己的心路歷程。
這個時候,我們就把孩子的注意力由結(jié)果轉(zhuǎn)向了過程、轉(zhuǎn)向了成長。能夠引導他看到自己的付出與回報,增加信心。
毒句三:早讓你看你不看,現(xiàn)在著急了
毒性:★★★★
我們在實踐中也見過類似的“叮嚀”,可謂令人發(fā)指。能夠理解,家長其實是出于關(guān)心,怕孩子熬夜影響了應(yīng)考狀態(tài)。但是這種“錯把抱怨當成叮囑”的方式一定要克服。無論這個孩子平時表現(xiàn)如何,考前都要“以肯定代替否認”。
當遇到孩子臨時抱佛腳熬夜時,家長無論多么憤怒都要忍住,說“臨陣磨槍不快也光,再早一點睡明天狀態(tài)一好,不會的也有靈感了。”對于他的監(jiān)督和批評可以放在平時或考后。在考前,“強調(diào)積極”是硬道理。
毒句四:考試的時候千萬別忘了XX知識點
毒性:★★★☆
還有一些家長包括老師,在考前容易囑咐孩子平時的易錯點。比如這個孩子平時計算總出錯,或者總是不認真審題,那么我們在考前就會進行叮嚀。我們說“提醒孩子平時的易錯點”沒有錯,但是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不要專門去強調(diào),一方面會給孩子帶來心理壓力,同時他上了考場后,會不自覺地特別在意你提醒過他的東西,反而會忽略你沒囑咐過他的事情。
說到這里,順便要提醒各位考生一句:考試之前,一定要“復習做過的,少看沒做的”、“復習基礎(chǔ)概念的,少看技術(shù)較難的”、“全面過,不要重點看”。也就是說,考前一定要把做過的、基礎(chǔ)的再看一遍,同時要全面過一遍,不要重點看某一個知識點。
因為從教學實踐中觀察,考前看什么,孩子考場上就會更多地用到什么。比如語文,10個素材,孩子考前看了5個,他到了考場上就會更傾向于那5個,但是其實可能并不合適。因此,考前與其“片面重點復習”“不如全面迅速過一遍”,真正的重點復習應(yīng)該放在平時而非臨考。這一點需要家長孩子特別注意。
當然,除了考前4大“毒句”,還有3大“金句”,家長不妨在孩子考試復習前說上一些,對孩子復習備考有幫助。
考前三大“金句”
金句一:努力付出終會有回報
復習就是個全面付出的過程,而成績就是結(jié)果的一部分。不管最后成績是否理想,只要肯花精力去復習,去為學習而付出,一定會有滿意的收獲。
但生活中,卻有很多孩子在面臨考試時,會存有一定的僥幸心理。覺得平常看著不好好學習的同學都能在考試時,瞎貓碰上死耗子,自己沒準也能有這個好運氣呢?于是在復習時半推半就,得過且過。自然,最后的結(jié)果也可想而知。
不吃苦中苦,難為人上人。
老天是公平的,有沒有吃過苦,努力過,他心知肚明。所以想要取得好成績,還是老老實實去看書復習吧。
金句二:牢固的基礎(chǔ)是取得好成績的保證
我們都知道建筑若想牢固,必然地基要穩(wěn)。學習也是如此,平時踏踏實實的學習好每一個內(nèi)容,打好基礎(chǔ),自然會越壘越高。
而復習就像是最后的塔尖,前面那么辛苦搭起來的寶塔,已經(jīng)足夠穩(wěn)固,后面完完全全可輕松的進行最后一步的鑄造。但如若基礎(chǔ)薄弱,等即便艱難的到達了塔尖,終究也會因站不穩(wěn),摔個狗吃屎。
也就是所謂的站得越高,摔得越慘。
所以趁孩子還沒期末考試前,好好利用這段時間,把薄弱的知識點鞏固加深,地基打的牢一些。就算考試遇到了難題,也終究會迎刃而解。畢竟萬變不離其宗,考試的知識點永遠都是那些。
金句三: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遠遠大于當前的結(jié)果
學習態(tài)度對于孩子來說,就像一個引路燈。
對學習敷衍的孩子,通常眼前的燈光清澈明亮,可越往前走,仿佛愈發(fā)黑暗。直到,真的再也看不到光芒。
而始終保持良好學習態(tài)度的孩子,或許目前燈光昏暗,還看不清前方到底有些什么。但只要繼續(xù)往前走,光芒就會越來越亮,越來越清晰。直到,那個燈光帶他找到了家的方向。
復習也是一樣,平時好好學習的孩子,如果忽視復習的重要性,反而會容易失掉不該錯的分。而平時那些不好好學習的孩子,如果正確的把握了復習的訣竅,認真的復習,也能在考試中脫穎而出,給人眼前一亮的感覺。
當然,這種情況生活中非常常見,至于原因,無外乎這就是其中一種。
所以說,孩子的學習結(jié)果可能一時不理想,但學習態(tài)度只要保持長期的正確,終會得到理想的結(jié)果。
以上是關(guān)于“考前減壓”的一些提醒,我們說,任何一次考試都是孩子、家長、老師體力與精神的雙重考驗。作為大人,只有我們先做到從容積極,孩子才可以輕裝上陣。而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與孩子一起成長。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成長閱讀匯,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