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新高考首年。近日,網(wǎng)上流傳了一句話:“首選物理的考生,物理考0分都能上本科線!”那么真實情況如何呢?小編整理相關(guān)信息,并附上新高考應對策略,供低年級學生及家長參考!
新高考首年,選科歷史遇殘酷競爭
今年是新高考首年,“3+1+2”的選科模式代替原有的大文大理。從今年一些高考數(shù)據(jù)來看,選科歷史遭遇到了殘酷競爭。
我們先看一組江蘇高考的數(shù)據(jù):
根據(jù)官方消息,江蘇省今年高考報名35.9萬人。
物理類本科分數(shù)線417分,全省位次150598;歷史類本科分數(shù)線476分,位次55510,也就是說,今年江蘇共有206108位考生達到了本科線,本科上線率約為57.4%。
從表中可知,普通類選考歷史本科率僅41.5%,而選考物理本科率卻高達72.8%。如此看來,選考歷史的競爭似乎更加激烈。
和江蘇一樣,今年實行新高考的其余7個省份,歷史類本科分數(shù)線均高于物理類。江蘇、福建、河北、湖北的差值均在40分以上。最夸張的是遼寧,差值高達120分。
這對考生意味著什么呢?打個比方——比如一個選歷史類的遼寧考生小王考了455分,沒有達到本科線(456分)。若把他的總分去掉歷史的分數(shù)(歷史100分),最多去掉100分,剩下幾門課的成績是355分,還高出選物理的本科線19分呢?
也就是說他如果選的是物理類,那么即使他的物理考0分,也能達到本科線,還超出19分。而小王就因為選擇了歷史這門課,連本科線都上不了。
除了分數(shù)上的競爭,錄取比例及專業(yè)覆蓋率方面歷史類也存在一定的劣勢。專業(yè)覆蓋率方面,首選科目為物理的考生可以填報原理工類和文科類絕大部分專業(yè),如果選擇物理+化學則能填報95%的專業(yè)。而首選歷史的考生,再選科目即便是選擇了化學+生物,實際上也無法填報絕大多數(shù)的理工類專業(yè),選擇的范圍仍是在原文科類或者文理兼招類專業(yè)。
如何應對新高考?
一、應對新高考,學生應該怎么做?
1、高一上盡量各科均衡發(fā)展,并逐漸在高一下確定出優(yōu)勢科目。
2、高二上確定選科,早明朗,早發(fā)力。
3、如果有非常明確的一個職業(yè)傾向,就按照招生專業(yè)的選科要求進行選科。
4、如果有某幾個職業(yè)傾向,選科要兼顧興趣與特長,最后的確定策略以高分為先。
5、選科除了參考當下分數(shù),還要考慮該科的學習效率、精力投入和學科潛力。
6、如果沒有任何的職業(yè)傾向,在能力所及時,盡量選擇物理,畢竟純文或偏文組合可報考的專業(yè)較少。
7、選科盡量一次到位,避免中途更換,浪費時間和精力。
二、應對新高考,家長應該怎么做?
1、高中生家長了解新高考等級賦分制度的特點,研究孩子高中每次考試的單科排名。帶孩子做職業(yè)傾向測試,盡早確定志愿方向和選考科目。
2、初中生家長讓孩子提早了解新高考的選科賦分制度,提醒孩子提前在感興趣的科目上深耕細作,學深學精。
3、畢竟我們都知道,孩子感興趣的科目如果能與賦分后的高分科目保持高度一致,是何其有幸的一件事情!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江蘇省教育考試院、名校綜合評價、百校聯(lián)盟、高考直通、北京四中網(wǎng)校、中國青年報客戶端及網(wǎng)絡等,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