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高三的一輪復習,讓自己的學習效率和成績得到一個“質(zhì)”的飛躍,是高三生現(xiàn)在最關心的一個問題,今天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小編就帶大家來看一看如何在一輪復習獲得學業(yè)上的“質(zhì)變”。
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特建立【江蘇高考交流群】,群內(nèi)分享一手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答疑解惑、學習資料、直播速遞、志愿填報干貨等,群內(nèi)還有不定時福利,快加入吧!
添加蘇小招微信,邀請您加入高考交流群,助力孩子高考!
一輪復習六步法
第一步:精讀教科書,進行系統(tǒng)知識梳理。
這一個過程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通過這個過程,旨在使學生回憶和識記學科基礎知識,理解學科的基本概念、規(guī)律、主要觀點和研究方法。很多學生經(jīng)常忽略這一步,總是覺得課本沒什么可讀的,其實不然,課本是知識和方法的載體,是任何復習資料代替不了的。通過精讀課本,可以自己總結出知識點,并且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識形成的過程,及其所蘊含的方法。
而且高考中所有試題都是源于課本、高于課本的,很多高考試題都是由課本習題、知識點變化而來,所以一輪復習一定要高度重視課本知識。
第二步:完善知識結構。
學習心理學研究表明,完善的知識結構和較強的遷移能力是正確、高效解題的保障。
總結知識結構的好處:第一,將主干知識按照一定的層次和邏輯排列起來,便于學生記憶;第二,知識結構有利于對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的理解;第三,關注知識點之間的聯(lián)系,為知識的遷移做準備,有助于解題能力的提升。
總之,完善知識結構,將客觀的學科知識內(nèi)化為自己的東西儲存在頭腦里面,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第三步:完成資料上的例題和變式,體會解題方法。
現(xiàn)在的高考復習資料,相對而言,總結得很詳細,尤其對各種考點和題型進行了歸類;不僅如此,每一類題型還有若干例題和變式練習題。復習資料上的例題和變式練習是復習資料的核心,為學生的復習提供了方便。這就要求考生在復習某個單元時,在知識梳理完成后,自己獨立完成資料上的例題和變式,給自己一個做題的機會,而且一定要在老師講解這些題型之前完成。這個過程,一方面可以使考生熟悉相應知識單元有哪些核心考點和典型例題;另一方面,嘗試解這些題目的過程,實際上也是將自己學習中的問題暴露出來的過程,有助于大家監(jiān)控自己的學習情況,為后面的環(huán)節(jié)打好基礎。
第四步:聽課學習,掌握典型題目的通用解法。
這一步最為關鍵,這是高效復習的有力法寶,是第一輪“六步復習法”的核心環(huán)節(jié)。這里包含兩個要求,一是要熟知每一個考點有哪幾種典型的例題,二是要掌握不同題型的通用解題方法。掌握通用解題方法有諸多好處,一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找到正確的解題方法;二通用方法,也就是大家常用的方法,自然也是閱卷老師常用的方法,是與試題的標準答案最接近的方法,這樣容易得到高分。事實上,每年的高考,新題型和獨到的方法并不是很多,絕大多數(shù)都是常規(guī)題型和常規(guī)方法,為了提高復習的效率和考試的成績,一定要盡可能地掌握典型題目的通用解法。
第五步:完成一定量的練習并及時反饋。
理解了學科知識,掌握了題型和解題方法,并不代表著復習的結束。這是因為,高考復習的目的是應對高考,考試又是考查學生應用已有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這種能力必須通過練習才能培養(yǎng)起來,用學習心理學的專業(yè)術語來說,就是要實現(xiàn)程序性知識應用的自動化。也就是說,要對題型和方法熟練到一定的程度。什么是“一定的程度”呢?就是看到題目就要想到解題方法。
以理綜試卷為例,在兩個半小時內(nèi)要完成三個學科300分的試題,是非常有難度的一件事情,光試題的文字量就要密密麻麻的15頁乃至16頁之多,考生要是無法做到“讀題知法”的熟練程度,是不可能順利地答完整張試卷得高分的。要達到對題型和方法的自動化運用,就必須進行一定的反復訓練。
第六步:課后反思和總結。
很多沒有掌握正確復習方法的同學會不自覺地陷入“只做題不思考”的困境。這是不對的,任何學習都要和遺忘做斗爭,學習的過程本身也是個遺忘的過程,為了鞏固知識,提高能力,課后的反思和總結是必要的。反思和總結的內(nèi)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檢查自己對知識結構的掌握情況,二是檢查自己對題型和方法的熟悉情況,三是歸納錯題錯因的具體情況。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