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劍,再經歷最后70多天劍要出鞘了,該來的終將會來!面臨最后的沖刺,學生們不敢怠慢,家長更心急如焚。
那么作為一名高三家長您需要做什么來幫助孩子順利度過這最后的兩個多月呢?
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建議高三家長在剩下的時間里,要做孩子學習方法上的助手、學習過程的秘書,時間安排的管家,危機管理的專家、飲食上的營養(yǎng)師等,以老師的工作為基礎,和老師保持經常聯(lián)系,再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做好工作。
高考前,學生的兩個心理階段
第一階段:不自信放棄期
隨著高考第三輪復習的開始,模擬考試越來越多,每個學生的成績變化都非??欤徊糠趾⒆右驗橐粫r的成績下滑,對自己信心不足,產生了放棄了想法。
之所以有這樣的想法,是因為,他們只跟周圍的同學比,只跟自己學校的同學比,其實他們忘了,應該比的是全省的學生,他們應該更多的看到自己的優(yōu)勢。
另外,還應該和自己比,要知道,高考前的每一次考試都是為了發(fā)現(xiàn)自己的不足,此時暴露的問題越多,高考時才能知道怎么避免扣分,應該通過每次考試,發(fā)現(xiàn)不足,從而改進復習方法,而不是因為一時的成績波動影響情緒和斗志。
第二階段:恐懼焦慮期
隨著高考的臨近,所有孩子都會或多或少產生恐懼心理和焦慮心理。
調整心態(tài),控制情緒
家長應努力營造一個溫馨輕松和諧的家庭氛圍,不要刻意制造一個一切為了學生的高考緊張沉悶壓抑的氛圍,少談高考反而有利于高考;
家長之間要和諧,減少矛盾,“高考無戰(zhàn)爭”;“看透不說透”———一種心照不宣的溝通和提醒;不過度關愛。
家長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tài):平常心、平靜心、理解心、愛撫心、激勵心、信任心;高考快樂,快樂高考;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復習方式、尊重學生的應對策略,只要學生是對的就可以。
家長要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緒,安慰學生應對各種煩惱,如:記憶力下降;水平不升反降;考場緊張;壓力和焦慮等。
降低期望,接受現(xiàn)實
家長要降低期望值,寧愿低些也不要太高,壓力寧愿小些也不要過大。過高的期望會造成家長心態(tài)的失衡,會給學生施加不當壓力。
怒其不爭,可能會造成學生的退縮逃避;責怪埋怨,可能會造成學生的心理逆反;高分要求,可能會使學生望而生畏;學習施壓,可能會使學生無所適從。
特別提醒家長,要保持正常的期望心理,接受學生現(xiàn)實表現(xiàn)和現(xiàn)有能力,合理施教:變怒其不爭為激勵促進;變責怪埋怨為冷靜勸導;變高分要求為適當指標;變學習施壓為放松調節(jié)。
鼓舞士氣,積極暗示
積極的暗示,特別是這種暗示來自親人、朋友或老師,幾乎肯定會對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產生良好的作用,但是來自親人的暗示,常常會有夸大和期望的成分。
所以,不要輕易地給孩子下定義。當孩子確實在某一階段,某些方面做的不夠出色或遭遇挫折時,家長不妨說:“我相信你下次會做的更好”“你一直是最棒的”等。
任何考試,都需要考生有一個必勝的信心,高三年級的孩子們最需要的是家長的鼓勵,有進步的孩子,要鼓勵他們繼續(xù)努力;
偶有失誤的孩子,鼓勵他們找到失誤的原因和避免再失誤的方法,要給孩子一個可望而且可及的目標,不要總拿高考狀元作比較,也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親戚朋友的孩子作比較。
做好后勤,適度關心
高考備考是一場持久戰(zhàn),身體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一定要做好后勤工作,保證學生早上來校之前吃上豐盛的早餐。有條件的話中午可以安排地方讓學生午休一個小時,這對孩子很重要。
學生迎接考試,家長做好后勤保證,這是每位家長都必須具有的服務意識。但關心太過。
從學生的心理感受方面看,家長的關心未必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學生正在那冥思苦想,爸爸走來好心相問:“復習得怎樣了?”學生剛進入連續(xù)思考狀態(tài),媽媽端來一杯熱湯:“先喝了再復習”,此時,學生不得不切斷思路。學生坐在書桌旁專心學習,家長把牛奶悄悄送上就行。
另有一些家長,臨到考試時就怕學生吃不好,影響了考試,于是就努力改善伙食。結果大魚大肉,使學生生理失調,學習精力不濟,甚至影響了身體健康。
更有一些家長,從廣告上東查西找,給學生買營養(yǎng)品、補腦液一類,希望創(chuàng)造以吃促學的奇跡。從曾經這樣“吃”的同學反映的效果上看,往往是白花錢,不頂事。
因此,家長的心理關心要細致,物質關心要科學。平時住校的學生,考試期間仍應住校。家長平時不常到學校看學生,考前和考試期間也沒有必要伴在學生身邊。
高三這年,無論對學生還是家長都是一種考驗。
無論結局如何,至少這一年一家人為同一個目標攜手共進,微笑拼搏。這段經歷將留存在記憶中,成為一家人最珍貴的財富。
注:本文內容來源百校聯(lián)盟,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