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最怕的就是“本可以”。我本可以再努力一點的,我本可以勇敢去做的,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后諸葛亮”人人皆可當(dāng),而我只想做那個活在當(dāng)下,竭力而為的人。所以,在那段備考的時光里,我選擇了不遺余力地學(xué)習(xí),以一種但求實事,不問前程的方式。
“距離2022年高考172天”
手機推文里突然彈出這句話,映入眼簾的那一刻,猶如一道閃電擊中了心臟,有一種類似穿越的恍惚之感。又一次快到高考了么,6年前的現(xiàn)在,我在何方,做著何種事?
1、白日的工作甚是無趣,思緒像只斷了線的風(fēng)箏,不受控制地飛向了6年前那個沒有硝煙的戰(zhàn)場——高考備戰(zhàn)。
我向來不是個聰慧的孩子,別人兩天能背下來的知識點,我要一個周,被人聽一遍就能理解的題,我要三遍甚至更多。
我在那個名為高三的熔爐中苦苦煎熬,想到如果無法繼續(xù)上大學(xué),那么人生何去何從毫無方向,就像是突然被命運扼住了咽喉一般,無法喘息,所以只能硬著頭皮向前。
那時的我,對于分數(shù),有著近乎病態(tài)的執(zhí)著。而這份執(zhí)著又讓我有了近乎病態(tài)的學(xué)習(xí)方式。
秋風(fēng)尙未吹散夜色,凌晨5點,我便咬牙離開了被窩,5分鐘洗漱,10分鐘早餐,5分鐘跑步上樓,快!快!快!一刻也不能耽擱,時間就是金錢,不,彼時的時間,是生命。
2、到了教室,開燈的師傅都還沒工作,可以清晰地聽見掃地阿姨那把大掃帚摩擦生出的沙沙聲,拿出小臺燈,便開始背書了。
沒辦法,文科需要背誦的科目多,但那些關(guān)于知識的記憶總會在不經(jīng)意間變得支離破碎,最笨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便是反復(fù)背誦。
實在太困了,為了避免背書背到睡著,我會到走廊欄桿旁筆直地站著,深秋的涼風(fēng)撲在臉上,清醒提神,感覺自己有一種壯士斷腕的決絕。可是這,還遠遠不夠!
課間十分鐘,同學(xué)們可能會嘰嘰喳喳地討論一會兒,我會走到走廊上,刷10個文科選擇題,一分鐘一個,一天300道,是我給自己定的目標。
如果題感都成了本能反應(yīng)的話,那么,考試時就算一時想不起那個知識點,也能憑借本能選出答案吧,這是我給自己的安慰。
上課也偶爾會犯困,腦袋不受控制地上下擺動,眼皮沉重得像是被一座山壓著一般,這時,往往會有“白色飛影”前來襲擊,砰——老師的粉筆頭精準命中,就搖搖腦袋跑到后排去站著聽課。
為了跟上老師的思路,會很大聲地回答問題,偶爾會聽見同學(xué)傳來竊竊的笑聲。
中午回到宿舍,得刷試卷,午休20分鐘,一下子就補足了所有精神。那種疲累,讓人倒頭一秒入睡,后來,我再也沒有過那么快的入睡記錄。
排隊打餐時,手里拿著英語單詞本的不止我一人,夜里鏖戰(zhàn)到凌晨1點甚至2點的,也不止我一人,大家都在想著“破釜沉舟”“殊死一搏”,而我能做的,只有盡力把自己能做的做到極致。
3、“高考從不相信運氣,只青睞實力,為此,我們別無選擇,只能馬不停蹄”,我將這句話奉為至理名言,用盡一切辦法想法設(shè)法地學(xué)習(xí),而勤奮,只是其中最基礎(chǔ)的底色。
一本本的錯題集,一遍遍的試卷問題分析,一張張的思路梳理圖,是我給自己的武裝。我所做的這一切,難道都只是為了那一紙薄薄的錄取通知書嗎?倘若只是這樣,我想,自己可能堅持不了那么久。
執(zhí)著于分數(shù),是因為每一次微小的進步都能證明自己不曾辜負。不曾辜負本就該奮力拼搏的青春;不曾辜負那些埋頭苦讀的日子;也不曾辜負家人的殷切期盼。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里曾說:“人的一生應(yīng)當(dāng)這樣度過:當(dāng)他回首往事的時候,不會因為碌碌無為、虛度年華而悔恨,也不會因為為人卑鄙、生活庸俗而愧疚?!?/p>
而當(dāng)時的我就是不想讓未來的自己悔恨,更不想徒留遺憾。
在那個耀眼的日子里,去拼了、搏了,也許結(jié)局不盡人意,但過程已經(jīng)取得了滿分,那么,我想無論何時何地自己都會有直面人生的勇氣。
生活中,最怕的就是“本可以”。
我本可以再努力一點的,我本可以勇敢去做的,我本可以做得更好的……“事后諸葛亮”人人皆可當(dāng),而我只想做那個活在當(dāng)下,竭力而為的人。
所以,在那段備考的時光里,我選擇了不遺余力地學(xué)習(xí),以一種但求實事,不問前程的方式。
4、有人曾說“當(dāng)你向著一個目標前行的時候,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strong>
終于,一紙錄取通知書告訴我,自己的選擇沒有錯。
盡管只是一所平凡而普通的大學(xué),可對于實力并不強勁的我來說,已然是最好的嘉獎。況且熬過那段歲月,還讓我擁有了藐視困難的底氣。
“那么苦的高三都過來了,還有什么是不可跨越的!”
高考對我來說,是寒冬過后的初陽,漫漫黃沙中的綠洲,是我普通平庸生活的最后救贖;是風(fēng)雨的洗禮,加冕前的挑戰(zhàn),是我不顧一切也要通過的人生關(guān)卡。
高考只一次,它并不能完全決定或是否定一個人的人生,但那段日子,打磨了我們的心智,鍛煉了我們的毅力,讓我們擁有了一種“一定能贏”的信念感,于我而言,這些,遠比分數(shù)二字來得重要,而在堅持不懈的努力中,自然也會收受到努力的饋贈——一個不錯的分數(shù)。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guān)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
172天后,愿所有執(zhí)筆的勇士都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結(jié)果。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67高中學(xué)習(xí),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