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20多天,感覺很累。一直在考試,明明努力了,排名卻沒什么變化,甚至還出現(xiàn)了退步?!?/p>
“最后20多天,感覺很難再繼續(xù)提分了,越來越靜不下心學習怎么辦?”
“我高中三年都是玩過來的,現(xiàn)在和目標分數(shù)還有200分的差距,最后20多天努力了也考不到那個分數(shù),干脆不努力了吧?!?/p>
高考不足30天,你也出現(xiàn)以上的想法了嗎?
為什么越臨近高考,越考不好?
進入瓶頸期,是很多中上等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常見情況。
這種學習進入瓶頸期的情況在教育心理學上也叫“高原現(xiàn)象”,指在學習或技能的形成過程中,出現(xiàn)的暫時停頓或者下降的現(xiàn)象。
在成長曲線上表現(xiàn)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現(xiàn)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線繼續(xù)上升。
對高考的焦慮本就會影響考生的心態(tài),很多考生在高考前成績都會有起伏。黎明之前,黑暗尤烈。
因此,放松心情,不要焦慮,解決暴露出的問題,撐過這段瓶頸期,你會以更好的姿態(tài),迎接黎明的到來。
為什么學不進去了?
因為真的已經(jīng)走了很遠的路,終究會有累的時候。
在心理學上,這種狀態(tài)被稱為“心理飽和”,即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人已經(jīng)處于一種非常厭煩的,不想再繼續(xù)某項任務(wù)的心理狀態(tài)。
神經(jīng)心理學的相關(guān)知識說明,人體大腦皮層有興奮和抑制兩種交替的活動方式,當外界刺激過強或持續(xù)時間過久,就將導致興奮過程過于強烈,引發(fā)超限抑制現(xiàn)象的出現(xiàn)。個體在這種狀態(tài)下容易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對練習事物產(chǎn)生疲勞和厭倦等一系列消極心理。(謝思敏,2020)
一根弦如果繃得太緊,總有一天會斷裂。
學習也是如此,如果一直把自己逼得太緊,到了沖刺階段,也許反而會出現(xiàn)“浮躁”“學不進去了”的狀態(tài)。
考前一個月,應(yīng)該如何備考?
1.學,接著學
(浙江大學)杜可熠:考前一個月還能提分
那會兒我也已經(jīng)不想再學了,覺得都會了,沒什么好學的了。但當時我和一位認識的北大學長聊天,他卻告訴我,他就是在最后的一個月把英語提高了20分。
受到他的啟發(fā),我也心動了,就想把我的語文也提高一下,最后語文大概提高了10分。真的很感謝這位學長。如果沒有他的鼓勵,我最后一個月,絕對不會那樣努力學習,那我的語文或者理綜也就不會拿到最后的分數(shù)。
小寒:回顧高考題
最后一個月高考試卷都快被我翻爛了。高考題挺簡單的,但是誰也做不到把它們?nèi)鰧?。把那些題做到爛,只要有一點點錯誤的題就反復做,即使是壓軸題也要做到會為止。還要拿著答案解析,一道題一道題地看答案講解。
注意:不是讓你去看怎么做,是去看里面的知識點考到了哪部分的內(nèi)容,想一想自己會不會,不會的話趕緊翻書到處去問。每一科都是這樣,即使是語文和英語。
小寒:看課本
一定要看課本,高考來源于課本。
說實話,你肯定看不完,但是生物一定要看完,這幾乎是最后一遍了,四個星期,每周看一本,語文英語不用看,語文直接看資料書和自己的筆記總結(jié),英語背課后單詞和自己積累的單詞。
也許你會問物理有的看嗎?
有??!
如果可以,找到一本課本課后習題的答案,看課后習題,看概念。
小寒:減少刷題
其實最后一個月的刷題是為了讓你保持手感,即使是考前一天我也建議大家不要去玩,在家隨便刷刷題,答案也不用對,為的只是保持手感。刷刷題,練練字,也能讓自己不那么緊張。
易小希:整理自己錯題本
我的學習方法中很重要一條:一定要有自己的錯題本。
這些錯題可能是自己曾經(jīng)沒想到的方法,可能在某個點沒轉(zhuǎn)過來沒做出這道題,都記錄下來。
我的建議是一定按題型整理。比如高中數(shù)學中,幾何題型的錯題放在一起,更具體點可以橢圓的放在一起,雙曲線的放在一起。能幫你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
最后幾十天再去盲目地做新題,真的意義不大。這時候要學會回頭,把自己高三過去這么久整理的錯題本都拿出來整理。
“鞏固做過的題型遠遠比現(xiàn)在去做新題有用得多?!?/strong>
一個個回憶自己做錯的題目,去思考為什么沒有做對??梢詠砘刈龊枚啾?,直到你看到這種題型你就能想到如何解為止。
2.調(diào)整考試心態(tài)
小寒:不糾結(jié)分數(shù)
到了復習后期,老師可能會為了安慰大家故意把分數(shù)改高,參考分數(shù)是沒有意義的。
上大學看的是排名,不是分數(shù)。重要的是排名?。?!
也許你覺得自己考個五百多的分數(shù)上不了985,但是這誰說得了呢?
高考有很多可能,也許你五百多也能排到全省幾千名呢?
易小希:積極的心理暗示
我每天早上起來都會在紙上寫上:不用緊張,你可以的!
其實高考當天也適用,在自己的草稿紙上寫上“不用緊張,你可以的”,可以有一個很好的心理暗示。
高考前突然“瓶頸”可能是高考對自己心態(tài)的最后一個考驗。調(diào)整期望值,不那么看重考試結(jié)果,反而可能超常發(fā)揮。
最后一條建議,寫給第三條留言里高中玩了三年的同學:努力不一定有結(jié)果,不努力一定沒結(jié)果。
“逃避的后悔會剝奪前往明天的力量,挑戰(zhàn)的后悔會帶來活下去的力量。”
如果覺得只剩20多天,和理想大學分數(shù)差距太大,努力了也沒有用,那就去睡覺吧。誰還不能在夢里上個清華了。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67高中學習公眾號,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