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前,相較于考生,不少家長的“考前焦慮”甚至更嚴重:有一肚子過來人的經(jīng)驗想對孩子講,卻又不知從何說起;想抓住最后的時間做點什么,卻又不知從何入手。
江蘇省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心理教師楊靜平組織、參與過多年高三考前輔導,她表示,每逢大事有靜氣,只有家長擁有穩(wěn)定的情緒和心態(tài),多觀察,少緊盯,才有可能擔當好“最強助考”。楊靜平從真實的一線經(jīng)歷中,提煉出三條溫馨提示——
楊靜平,南京市第五高級中學心理教師,南京市心理學科帶頭人,江蘇心育名師,江蘇省教育學會心理教育專委會副理事長,江蘇省高中生態(tài)型心理教育課程基地負責人,大國母親課程、21天在線入戶雙陪伴創(chuàng)始人。
維持情緒穩(wěn)定,懂得及時求助
隨著大考臨近,很多考生都易敏感、脆弱,情緒波動大,此時家長要做好“定海神針”。
楊靜平說,如若家長的情緒穩(wěn)定,能豁達地看待考試,就等于給孩子營造了一個安寧的環(huán)境,家成為他可以安心休息,快速修復的地方。反之,“試想這時家長情緒焦慮,每天盯著孩子問東問西,只會徒增考生的煩惱和焦慮?!?/p>
如果父母難以克服自身焦慮怎么辦?楊靜平建議家長要學會求助。比如可以與專業(yè)的心理工作者談談,“南京市中小學生心理援助中心‘陶老師’工作站就專門設有‘家長熱線’96111?!币部梢耘c伴侶、同事、好友多些溝通交流。“總之,我們得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保證孩子面前的我們是穩(wěn)定的。”
化擔心為祝福,學會正向暗示
試想這樣的情況,當小孩子端著湯往桌邊走時,如果父母很擔心地說:“別灑了!”結果十之八九會灑掉;如果父母換成:“寶貝兒,端平,你可以的!”孩子大概率真的能做到。
高考前,很多父母緊張焦慮的根源無外乎擔心孩子考不好。我們需要學會化擔心為對孩子的祝福。楊靜平示范了一種方法:十指空心,放在頭部兩側,輕敲耳朵?!白鰟幼鞯耐瑫r對自己說,我家**同學在考場上是胸有成竹、下筆如有神的,將所有希望孩子擁有的好的狀態(tài)都‘敲’進去,這樣做是一種暗示,也是一種強化,更是一種信念的傳遞?!?/p>
楊靜平特別提醒家長,將負面擔心轉換為正向的詞,比如擔心孩子丟三落四,那么就要這么說:祝福**同學考慮問題周到、全面、細致?!叭绻叶歼@樣用積極正向的詞語祝??忌?,孩子就真的會往這個方向去努力?!?/p>
飲食作息如常,留下“十米”空間
不少父母在最后沖刺階段,總想再多做一些,做好一些,往往“用力過猛”。其實高考無非就是一年365天里平常的幾天,稍加重視就可以。
飲食上需要再吃好一點嗎?其實不必,孩子的腸胃已經(jīng)適應了你日常準備的飲食,平常怎么吃得開心就怎么做,別再額外增加他的腸胃負擔。作息上也一樣,家里保持干凈整潔,按照往日睡覺的時間就可以。
“最后沖刺階段,學校還會有緊張的復習安排,回到家就不要再多提學習上的事情了,多觀察孩子的表情,如果比較累,就多給他休息休息。”
楊靜平真摯地寄語家長,沖刺階段切勿盯得太緊,讓我們退后“十米”,陪伴孩子順利走過高考這一站,未來積極面對人生每一段。
注:本文內容來源江蘇招生考試,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