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間,家長與孩子的相處時間增加,各種問題也接踵而來。通常,假期親子關系會經歷從一開始的“歡迎神獸回歸”到逐漸“相看兩厭”“矛盾頻發(fā)”的過程。
“都十點了怎么還沒起床!”“怎么又在玩手機!”“碗放一天了還沒洗,放假在家不知道干點家務嗎?”“你這一天天都干了些什么?”很多家長表示,不說不放心,說多了孩子又煩。如果說這是孩子放假的心情:
那么這就是家長的心情:
其實,暑期長假是親子關系修煉的最佳時機,因為我們和孩子之間終于有了更多的相處時間,讓我們珍惜一年中的長假,以正確方式打開暑假的親子溝通。
江蘇招生考試網特建立【江蘇高考交流群】,群內分享一手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答疑解惑、學習資料、直播速遞、志愿填報干貨等,群內還有不定時福利,快加入吧!
添加蘇小招微信,邀請您加入高考交流群,助力孩子高考!
家長要明白暑假的功能是休整
家長首先要有正確的理念對待假期,了解設置暑假的意義,有合理的期待,這樣在陪伴孩子過暑假的過車中才不會產生激烈的沖突。
暑假最根本的功能是休整,是孩子身心放松的假期。對于大部分學生來說,平時的學習任務比較重,校園生活節(jié)奏固定而緊湊,高中學生更是壓力重重。暑假對孩子們來說既是身體和大腦的一個休整時間,也是心靈放松的舒緩期。相對而言,暑期沒有大量學習任務和考試,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可以進行自我調節(jié),父母如果能趁著假期幫助孩子進行放松和生理、心理的充電,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能量,也能夠促進親子關系,一舉兩得。家長們可以先問問孩子對暑假的期待,做一個暑期大致的規(guī)劃,將孩子想做的事情安排進去,再提出一些限制和要求,比如約定好每周或每天娛樂休閑的時間和條件,每天完成多少的作業(yè)。
沉浸式陪伴,提升幸福感
讓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溫暖和幸福其實并不難,它就藏在生活的一些點點滴滴中。暑假期,家長可以陪伴孩子進行如下的活動,增進親子溝通,提升家庭整體幸福感。
多陪孩子一起吃飯。如今,很多家庭的飯桌已經少了一絲煙火氣,父母有的忙于工作,很少能坐下來陪孩子吃飯;有的懶于做飯,經常點外賣了事;還有的父母喜歡一邊看電視玩手機一邊吃飯,飯桌上彌漫的是沉默……吃飯這件事,儼然成為很多父母最不珍惜的小事。然而餐桌冷清的家庭,很難養(yǎng)出幸福的孩子。孩子對家庭的記憶,往往就在于這一方小桌子上,暑假的時候,孩子在家里時間比較多,父母應該多騰出時間和孩子一起吃飯,家人圍坐一起,聊聊家長里短,這就是最接地氣的溫暖。
共同參與一些活動。暑假時間充裕,家長可以陪伴孩子共同參加一些活動,比如戶外運動、參觀博物館、參與社區(qū)活動等等。但需要家長注意的是,“陪伴”是強調孩子的主導地位,是家長要花時間陪孩子做他想做的事情,而不是去做家長想讓孩子做的事情。
與孩子有良好的互動。經常會有一些父母抱怨孩子不愛主動跟自己說心里話,出現(xiàn)這種結果,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大人們曾經粗暴地打斷、呵斥孩子,時間久了,孩子的心充滿了孤獨。孩子常常憑自己的感受來衡量父母的愛,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他們不喜歡被說教、不喜歡嘮叨,畢竟對于他們來說,很多道理他們都懂,家長要放棄權威的角色,平等地和孩子溝通,
當孩子說出內心感受時,大人最需要做的就是積極主動回應,這是良好的親子互動的基礎。每個孩子都希望父母能看到并理解自己的煩惱,家長在傾聽的過程中,也會讓孩子感覺到尊重,進而愿意繼續(xù)向父母敞開心扉,讓親子關系更親密。
利用好特殊日期來點儀式感。儀式感看起來非常的表面,但也最能帶給人們幸福。節(jié)假日、生日、紀念日……收到祝福之前,我們總是充滿期待,青春期的孩子也不例外。在平常的日子里,儀式感也不復雜,早上出門前的告別或者擁抱,臨睡前的一句晚安,飯后一家人出去散步,這些小事體現(xiàn)的是對生活的熱情。通過點點滴滴的小事,孩子能夠看到父母用認真的態(tài)度去對待平凡的日子,也會在此過程中受到感染,學著更加認真地對待生活。
親子關系修煉中家長的自我養(yǎng)成
言傳身教,管理好自身情緒。家長要主動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從日常生活的耳濡目染中,向孩子示范健康的情緒調節(jié)方法,比如愿意傾訴和分享,不過于情緒化,必要時懂得忍耐和等待等。
學會放手、保持自我成長。如果家長把所有的關注點放在孩子身上,雖然站在你的角度是關愛孩子的表現(xiàn),但這種過度關注下,容易給孩子帶來被控制的感覺。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家長越要學會放手,關愛但不干涉孩子的學習和生活,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自我成長上,通過實際行動給孩子正向的激勵。
營造溫暖、寬松的家庭氛圍。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家長堅持民主、平等地與其他成員討論問題,尊重他們的意愿,做到“不評判、不干涉、不偏執(zhí)”,這樣的家庭心理環(huán)境才會更融洽、和諧,孩子也更有安全感去進行表達。
假期一定要有假期的樣態(tài),孩子需要安全的獨立,需要有質量的陪伴,需要有理解的支持,需要有溫馨的港灣。讓假期成為他們內驅成長的加油站吧!
注:本文內容來源江蘇省蘇州第一中學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