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學習,“認不清自己”比“不努力”更可怕。無視短板,優(yōu)勢會被拖垮;不懂揚長,亮點也會被埋沒。
3步看清自己長板在哪?短板是什么?想搞懂“我是誰”,不用太復雜,暑假里花點時間,做好這3件事就夠了!快跟著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1、回頭看:從初中找答案
翻出初中的成績單、錯題本,甚至課堂筆記,問自己幾個問題:
哪些科目不用費太大力氣,成績也能保持不錯?(這可能是你的長板)
哪些科目明明很努力,分數卻總上不去?(可能是短板)
哪些學習習慣幫過你?(比如每天背單詞、整理錯題)
哪些方法試過但沒用?(比如盲目刷題、考前突擊)
初中的經歷,其實早就藏著你的“學習密碼”,只是很多人沒在意。
2、開口問:聽聽別人怎么說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找初中老師、家長或好朋友聊聊,真誠地問一句:“你覺得我哪科比較擅長?哪方面可能需要多注意?”
老師可能會告訴你:“你邏輯思維強,理科有潛力,但文科需要多積累。”
朋友或許會說:“你背東西快,但做題容易粗心?!?/p>
這些“外人視角”,往往能幫你發(fā)現自己沒注意到的細節(jié)。
3、動手試:用測試驗證判斷
找一套高中銜接題(網上很多免費資源),或者翻一翻高一課本的前幾章,試著做做題、看看知識點。不用追求全會,重點感受:
哪些內容看一眼就有思路?哪些內容光看概念就覺得頭大?哪些學科讓你想繼續(xù)往下學?哪些讓你有點抵觸?
這種“初步體驗”,能幫你預判高中學習的“舒適區(qū)”和“挑戰(zhàn)區(qū)”。
找準方向后,高中該這么發(fā)力
看清了長板和短板,接下來的關鍵就是:讓長板更長,讓短板不拖后腿。
對長板:別滿足,讓它成為你的“王牌”
別覺得“這科我本來就好,不用管了”。
高中競爭更激烈,優(yōu)勢不鞏固,很容易被趕超。
比如你語文好,就多讀讀名著、練寫議論文,甚至參加征文比賽,讓它從“不錯”變成“頂尖”;
如果你數學強,就多琢磨難題、總結解題思路,讓它成為拉開差距的“殺手锏”。
長板夠突出,不僅能提分,更能給你足夠的自信,這在高壓的高中特別重要。
對短板:別逃避,精準補漏才有效
短板不是洪水猛獸,怕的是你要么不管,要么瞎補。
正確的做法是:
先排序:比如英語和物理都是短板,先補那個“拉分最狠”或者“提升空間大”的;
找原因:是基礎太差?方法不對?還是沒興趣?比如英語差,可能是單詞量不夠,那就從背單詞開始,別一上來就啃語法;
巧借力:問老師、找同學、用教輔,別一個人硬扛。高中老師很喜歡主動問問題的學生,大膽開口就行;
慢慢來:短板提升需要時間,每天花30分鐘針對性練習,比周末突擊一天更有用。
別忘了:計劃要“動態(tài)調整”
高中三年,你的狀態(tài)會變:
原來的短板可能慢慢補上,曾經的優(yōu)勢也可能遇到瓶頸。
所以每隔一段時間(比如月考后),記得回頭看看:
優(yōu)勢還穩(wěn)嗎?要不要加把勁?短板有進步嗎?方法要不要換?有沒有出現新的問題?(比如高一覺得化學簡單,高二突然跟不上)
及時調整,才能讓努力一直“踩在點上”。
認識自己,是高中最好的“開學禮”
高中就像一場馬拉松,起點不是看誰跑得早,而是看誰方向準。
暑假里花點時間看清自己,比盲目刷題、報班更有意義。
畢竟,真正的強者,不是沒短板,而是知道長板在哪,該怎么發(fā)力;不是不迷茫,而是清楚自己要去哪,該怎么走。
準高一的你,別著急往前沖。
先停下來,問問自己:“我擅長什么?我缺在哪?”想明白了,高中三年的路,才能走得更堅定、更從容。
你的高中故事,就從“認識自己”開始吧。
為助力各位高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模考試卷等信息,我們給大家建立了【招考網】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即可邀請您進群學習交流,還可以領取下方海報中任意一本電子版資料!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