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樣一些高校,它們由于地理位置偏遠、或因校名等原因,雖然在某些領域有著卓著的成績,卻被嚴重低估!在此,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整理了10所“實力雄厚卻被低估”的雙一流高校,性價比超高,新一屆高考生家長重點關注。
隨著我國高校擴招以及高等教育普及化,高校大多集中于直轄市和省會等大城市的局面得到改變,高校由大城市的中心城區(qū)向郊區(qū)擴展,由大城市向中小城市和縣域延伸,高校地域分布得到明顯優(yōu)化。
自2022年三部委公布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以及建設學科名單以來,無論是上榜還是未上榜的高校,都已經開啟了第三輪“雙一流”的奮斗。
江南大學公共衛(wèi)生與預防醫(yī)學學科依托江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雙一流建設學科,聚焦全鏈條食品安全和全過程營養(yǎng),在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衛(wèi)生毒理學學科特色鮮明,建有益生菌與腸道健康國際聯(lián)合研究中心、食品安全國際合作聯(lián)合實驗室等國家級平臺,生物安全P3實驗室獲批建設。
2024全國兩會進行時,教育是代表委員關注的熱門議題,多個與教育相關的建議沖上了熱搜。在此,江蘇招生考試網小編給大家整理匯總了有關于:大學生就業(yè)、高考、雙一流建設等教育熱點問題,一起看看有沒有您關心的!
2024年,16個首輪“雙一流”建設被警示學科,迎來了關鍵一年。相關高校頻頻發(fā)力學科建設,以期成功“保級”。
近日,西南交通大學東部(國際)校區(qū)三期工程1號樓32層屋面混凝土最后澆筑完成,此舉標志著西南交通大學東部(國際)校區(qū)主體工程全部封頂,校園建設全面轉入機電安裝、裝飾裝修新階段,為新工科與國際化辦學創(chuàng)造一流發(fā)展空間。
廣東省教育廳公示了2023年高等教育“沖補強”專項資金(第二批)安排方案以及2024年高等教育“沖一流、補短板、強特色”提升計劃資金安排方案。其中,2023年擬對15所院校安排1.25億元,2024年擬對35所高校安排42.5億元,合計43.75億元。
“雙一流”建設,強調以學科為基礎。二級學院是學科建設的主體,進行院系調整以優(yōu)化學科布局、凝練學科特色,已成為各大高校整合學科資源,打造一流學科的有效途徑之一。
常州,迎來多所“雙一流”!從2006年起,常州市走遍了全國高校,廣撒英雄帖,吸引各大名校落戶常州。南京大學常州高新技術研究院,是第一批落戶常州的研發(fā)機構。此后的十數(shù)年,常州相繼引進了中科院、南大、浙大、大連理工等十余家名校院所。
近日,揚州大學、河南科技大學等多所“雙非”強校先后傳出力爭進入國家第三輪“雙一流”建設序列的消息。
安徽省計劃用3年時間,增設本專科專業(yè)點1000個;盡快與教育部簽署共建“雙一流”高校協(xié)議,與北京大學等簽訂戰(zhàn)略合作協(xié)議;力爭到2028年,推動安徽大學進入全國前50強。目標到2025年,安徽省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核心競爭力躋身全國第一方陣,力爭進入全國前列。
2021年全國共有在學研究生333.2萬人,比2012年增加了近一倍,其中,在學博士研究生50.9萬人;“雙一流”建設高校在學研究生195.4萬人,占全國58.7%。
近日,上海大學成立了偉長書院、秋白書院等12家本科生書院,覆蓋全學段本科生人才培養(yǎng)。華中農業(yè)大學成立了智慧農業(yè)書院,讓學生更好地認識自我、發(fā)展自我、完善自我,構建屬于自己的意義世界。
雙一流”、985、211,這些關鍵詞,無疑是同學們在挑選院校時的重要參考因素,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7所大學是正宗的211大學,卻總被考生和家長忽略!原因各異,重點關注這些高校,可能會撿到寶哦!
Copyright 1999-2024 江蘇招生考試網版權所有 網站律師:北京康達(南京)律師事務所
微信公眾號:jszkwx 服務熱線:025-86982201/86982201 服務監(jiān)督及投訴QQ:153290717
[網站經營許可證:蘇B2-20110182] [網站備案號:蘇ICP備10003297號-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