牽動億萬人心的2022高考落幕了,考生和家長的心緒卻未必平靜。那下面咱們一起聊聊高考之后常見的一些心理問題。以及該如何怎面對及如何自我調(diào)適?
高考后常見的心理問題
1、悲觀自責心理:這種考生因為沒有發(fā)揮好而產(chǎn)生失落感、負罪感,甚至自卑感。考后感到前途渺茫,悔恨平時不用功,浪費了美好的時光;覺得對不起父母、老師等,辜負了他們的期望,因為高考失利嚴重損害了自尊心,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2、緊張焦慮心理:雖然考完了,成績并沒有出來,自己心里沒有把握,持續(xù)焦慮。所以吃不好,睡不好,擔心不能上理想的大學,每天處在一種惶惶不安中,情緒不穩(wěn)定、沮喪郁悶,甚至產(chǎn)生一些軀體不適癥狀。
3、考后過度放縱心理:十年寒窗,一朝解放。還不利用假期好好放縱一下更待何時。比如通宵游戲、熬夜刷劇、日夜顛倒、飲食失衡等,這些都會嚴重影響孩子身心健康。
4、迷茫、無聊心理:有些考生在緊張的高考結(jié)束后,感覺失去了具體目標和動力,會感到不知所措,生活沒有節(jié)奏,找不到方向,先是無所事事,整天昏睡,而后會有尋找刺激或發(fā)泄沖動。
5、考后疲勞綜合癥:考后渾身疲乏無力,整日沒精打采,哈氣連天。甚至整日睡覺,很難叫醒。
6、家庭矛盾沖突爆發(fā):考前全家目標一致,壓抑隱藏了很多的矛盾,考后集中爆發(fā),導致吵鬧、沖突,甚至惡性事件發(fā)生。
針對這些心理問題,有何應對策略?
1、規(guī)律生活,保持正常的飲食睡眠,健康的生活方式。盡可能地不要打亂自己的生物鐘。如果說睡眠時間太長,自然會影響身體、影響狀態(tài)。
2、接納結(jié)果,調(diào)整心態(tài)??记敖o自己切合實際的定位和目標,考試時只要把自己平時成績發(fā)揮出來,就問心無愧。但心理也要做好兩手準備,好的結(jié)果與壞的結(jié)果都能積極面對,調(diào)整心態(tài)。
3、多與身邊的人溝通和交流,表達負面情緒,獲得心理支持。在高考之前的時候,學生和家長都比較緊張,可能家里還會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甚至還會有一些摩擦,那么高考后學生多跟家長、同學、身邊的人進行交流,給自己一個緩沖的機會,也給家庭創(chuàng)造了一個和諧的氛圍。
4、考后做一些有興趣的娛樂活動和體育運動,比如游泳、跑步、踢足球、打的籃球,看電影、旅游等都是可以的。可以豐富自己的業(yè)余文化生活,還可以交到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5、參加社會實踐,做義工、志愿者、打工等,做一些有意義的公益活動。也可學開車,學音樂、學烹飪技術等。
6、如果痛苦無法自拔,必要時可以尋求專業(yè)心理醫(yī)生的幫助。
高考失利的考生,該怎么自我調(diào)整?
人人都渴望金榜題名,但是也一定會有考試不理想的考生??荚嚤緛砭褪菗駜?yōu)錄取,也有落榜者,一旦受挫,難免會產(chǎn)生失落之感,我們該怎么辦呢?
1、保持一個正常的心態(tài)。在一次戰(zhàn)斗中獲勝,只是階段性的獲取,世界總是難料;在一次戰(zhàn)斗中失敗,只是局部的損失,有望東山再起,大可不必懊惱不已,更不應自暴自棄。俗話說,“條條大路通羅馬”。
2、改變自己的認知:“天生我材必有用”。只要是星星,無論是在繁華的銀河系,還是在冷落的天邊,總會發(fā)光。以這般釋然的態(tài)度看待高考,考生和家長心境便會輕松許多。
3、期望值過高的考生:以前一直“非某大學不上”的,成績與“既定目標”有一定差距,要面對現(xiàn)實,正確看待暫時的挫折。有時候,“退而求其次”不是在降低標準,而是選擇另一種途徑來實現(xiàn)夢想。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警苑心語,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