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總在不經意間流淌,距離孩子們的期末考試也越來越近了。
在此,江蘇招生考試網小小編和大家分享一位母親對即將期末復習的孩子所說的一段話,替我們表達對孩子不敢說、不會說的心聲。
親愛的孩子:
常感慨時光匆匆,轉眼日歷又翻到了期末的季節(jié)。每天看著你為即將到來的期末考試潛心復習,為即將塵埃落定的成績憂心忡忡,媽媽心里有三分不忍,三分急躁,還有三分糾結。
尤其是看到你忙亂無序復習的狀態(tài)、一籌莫展的無奈、提起考試又期待又害怕的感覺,有幾句話一直游蕩在嘴邊,今天寫出來給你看。
1、期末前的緊張和辛苦是不可避免的
期末復習辛苦嗎?當然,之前用來睡懶覺的周末早晨,你竟然也早早爬起來背古文和單詞,聽著你因為感冒未好而有些沙啞的聲音,媽媽只能把“歇會吧”這種疼惜你的話咽下去,轉身為你煮一碗梨水。
正如你看到的:那些平時學習進度滴水不漏的學霸們此時尚且毫不放松,更不要說平時成績平平的我們。因為我們要戰(zhàn)勝的可不是班里其他的幾十名同窗,而是大腦的遺忘規(guī)律,是平時學習時忽視的知識點、錯過的小方法。不花點心思、不用點氣力,是不可能完成的。
有一句豪情滿懷的話: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
你不想知道自己的能力能到什么程度嗎?這一個階段你能達到什么樣的高度呢?緊張密集的學習會讓你打通哪些學習的路徑,然后醍醐灌頂呢?你哪些習慣和方法沒有用好,需要完善再完善?
那就踏實做下來準備一場期末考試吧,不談辛苦,不說付出,只是不斷發(fā)現不斷改進,然后等成績給你最好的反饋。
2、平時偷得懶,考試會打臉
期末是對你一個學期學習情況的總結,從你這幾天做的卷子來看,你表現出明顯的左支右絀,顧東不顧西。尋找原因,拋卻粗心,你似乎并不愿意承認自己在平時的學習中有什么問題。
可是你知道嗎?這偏偏反映了你平時基礎的不扎實。
老師讓記住5個單詞,你只記住了4個,那一個就會在某次作業(yè)或考試中跳出來,成為攔路虎;
老師要求你訓練一種解題技巧,你把能套用公式當成熟練掌握,那這個難點就會在某個關鍵時刻改頭換面出現,打你個措手不及。
平時偷的懶,考試時一起找你討還,你只好拿出一分、再拿出一分,喂飽了平時的懶散,虧待了自己試卷上的分數。
所以,孩子,有錯誤及時改,有問題當時消,千萬別讓平時偷的懶,在考試時變成打臉的巴掌。
3、父母在意的不是分數,而是會反思的你
上次因為期中成績,你曾問過我:為什么這么看重這個冷冰冰的數字,有時候感覺爸媽對成績的關注超過了對自己的關注。
我理解你的委屈,因為我也曾像你一樣懷疑:難道我的價值就剩下考試考得好了嗎?我要考得不好我就什么都不對不行了嗎?
現在我已經完全想明白,并且要告訴你,成績當然不是評價你的唯一方式和絕對標準。爸爸媽媽和老師最希望的是:
透過這些冷冰冰的數字,看看你的學習目標是否已經明確,看看你的學習興趣是否日益濃厚,看看你的學習意志是否堅韌剛強,看看你的學習基礎是否牢固扎實,看看你的學習方法是否正確有效……
而這些對于正處學習階段的你,太重要。我們希望你會反思、能進步、不花費無用的功夫、不陷入“偽勤奮”的陷阱。歸根到底,我們在乎的不是那個數字,而是幫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爸爸媽媽還想告訴你:我們不是看不到你的其他方面的優(yōu)點。只是期末這個階段,我們都集中在學業(yè)復習這件事情上了,所以更多說到的、叮囑的都是有關于學習的,你的寬容、負責、活潑,我們依然愛,只是暫時沒有當面告訴你。
4、假期值得期待,期末沖刺一樣激情澎湃
期末考試的吸引人之處,還在于它的后面藏著一個長長的假期、讓人興奮的年。想想過年的相聚、吃不完的零食、收不完的紅包,簡直不要太幸福了。
假期有假期的幸福,平時有平時的開心,千萬不要因為幻想假期的美好而忽略了眼下的快樂。如果你細細品味就會發(fā)現:辛苦的期末前沖刺,其實魅力無限。
一個知識點剛學的時候一直似懂非懂,趁著這個機會一舉拿下,那種成就感讓人癡迷;
平時的學習各個知識點散落一地,趁著這個機會串一串、做成體系構成圖,他們之間奇妙的聯系讓人有恍然大悟之感;
之前一直聽在耳邊、沒有機會、也沒有興趣實踐的方法,此時拿來試一試,突然發(fā)現意外地適合自己。
學習的樂趣就在于:消滅一個個未知,攀上一個個高臺。而你一旦開啟這個旅程,其中的暢快淋漓你必不愿舍棄。
孩子,總是學習啊學習,太乏味,可總是玩啊玩,也太荒廢。那么期末認真一下吧,此時不搏更待何時?正視問題,直面挑戰(zhàn),最差的結果也就是和沒努力一樣,可是卻比不行動多了成功的可能。
劍已佩妥,考場也是江湖。酒尚余溫,人生沒有退路。
孩子,調整好心態(tài),只管耕耘,不執(zhí)著于成績,以最好的狀態(tài)復習,以最好的狀態(tài)考試,這已經足夠。我希望你記?。耗阒还芘?,余下的交給時間。
為助力新一屆高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模考試卷等信息,我們給大家建立了【招考網】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5高考),即可邀請您進群學習交流!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