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話說得好:“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笨涩F(xiàn)實生活中呢?許多家長缺乏這樣的認知。
大家將“焦慮的嘮叨”,看成是自己的付出。結果,反而阻礙孩子的成長。
尤其當孩子升入高中之后,家長要學會調整和改變,用正確的方式督促孩子成長了。
家有高中生?請做這5種“給力”的家長!
1、做情緒的穩(wěn)定器
當孩子考砸了,作為家長,你會有什么表現(xiàn)呢?
有一位高中生曾說:“我考砸了,媽媽哭得比我還兇?!?/p>
家長的焦慮像面鏡子,孩子照見的不是自己的問題,是“父母的愛有條件”。
如果你想幫助孩子,就別讓你的焦慮,變成孩子的壓力。
為什么情緒穩(wěn)定這么重要?
心理學研究發(fā)現(xiàn):家長的情緒直接影響孩子的“壓力閾值”。
家長越焦慮,孩子越容易把小失誤,放大成“大災難”。就像開車一樣,副駕駛的乘客越緊張,司機越容易手忙腳亂。
那么家長,怎么當“情緒穩(wěn)定器”?家長請記住“3秒法則”:
孩子說成績時,先深呼吸3秒;孩子情緒低落時,別急著給建議。
通過3秒,穩(wěn)定自己的情緒。
再和孩子交流的時候,就會少一些焦慮,親子關系可以保持溫馨的狀態(tài)。
2、做資源的連接者
有位學霸說:“我爸媽不替我選專業(yè),但會帶我去大學參觀?!?/p>
從中你意識到了嗎?
家長的角色,不是替孩子解決問題,而是幫孩子找到解決問題的資源。
孩子升入高中后,做聰明的家長,要做孩子與資源之間的連接者。
高中生的核心能力,是獨立解決問題。
家長包辦越多,孩子越依賴,能力就無法順利提升。就像學游泳一樣,家長在岸上喊“手抬高”,不如找個教練在旁邊指導。
那么家長,怎么當好“資源連接者”?
大家請記住“三問原則”:
孩子遇到困難時,先問:你需要我?guī)兔φ沂裁促Y源?
孩子想嘗試新事物時,問:你需要我提供什么支持?
孩子迷茫時,問:你想和誰聊聊?
有位爸爸試過,按這個方法做后,孩子從“等爸媽安排”變成“主動列需求清單”。
3、做信任的發(fā)射器
高中三年里,你是這樣的家長嗎?懷疑孩子戀愛,于是總翻看他的書包。懷疑孩子不努力,總是叮囑孩子學習再學習。這種不信任的結果是什么?
孩子逐漸藏起自己的心事,不愿意跟家長交流。久而久之,會變得自卑和叛逆。
親子之間的信任有多重要?心理學中的“皮格馬利翁效應”證明:
家長對孩子的信任,會變成孩子“自我實現(xiàn)的預言”。
你相信他能做好,他真的會努力做好;你總懷疑他不行,他可能真的放棄。
就像種花一樣,你天天說“這花活不了”,它可能真的枯萎;你說“這花能開得很好”,它反而會努力生長。
所以,家長務必做好信任發(fā)射器。
比如,不翻看孩子的隱私;不質疑孩子的話;不替孩子做決定。久而久之,孩子將不會讓你失望。
4、做成長的榜樣
許多家長有這樣的習慣:自己每天刷著手機,卻讓孩子別沉迷手機,要好好學習。
殊不知,這樣的教育最缺乏說服力。
家長總說為孩子好,可自己都不努力,憑什么要求孩子呢?
做聰明的家長要意識到:你的行為,要比語言更有說服力。
所以,要做成長型家長。具體怎么做孩子“成長榜樣”呢?記住“3同步”:
1、同步學習:孩子寫作業(yè)時,你在旁邊看書或工作。
2、同步運動:周末一起打球、跑步。
3、同步規(guī)劃:和孩子聊“我最近想學什么”“我今年有什么目標”。
孩子需要的,不是完美的父母,而是一起進步的伙伴。
5、做未來的規(guī)劃師
有位大學生說:“我高中三年只知道刷題,到了大學才發(fā)現(xiàn),我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歡什么?!?/p>
家長的認知,決定了孩子能走多遠。
當孩子升入高中之后,家長為何要扮演“未來規(guī)劃師”的角色呢?
因為高中階段,是職業(yè)啟蒙的關鍵期,影響孩子的判斷和成長。
孩子有了規(guī)劃意識,方能找準努力的方向。
怎么當“未來規(guī)劃師”?記住“三聊原則”:
聊興趣、聊能力、聊可能。
有位媽媽試過,每周和孩子聊一次“未來”。
半年后,孩子主動說:“媽,我想學計算機,因為我喜歡解決問題?!?/p>
如果您家有高中生,那么,家長的愛就需要“升級”了。期待每一位家長,都能看清高中三年的本質,用正確的方式,幫助孩子健康地成長。
為助力新一屆高中生及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荚嚲淼刃畔?,我們給大家建立了【招考網(wǎng)】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8高考),加入高考交流群,為孩子高考助力!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