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抑郁癥這個問題,至今仍然有很多人覺得就是矯情作祟,而從來沒有用科學的眼光正確看待抑郁癥這個嚴肅又迫不及待的問題。
抑郁癥不是大眾所說的矯情,也不是大眾所想當然的閑的沒事干。它是實實在在的一種病,和其他感冒、發(fā)燒、拉肚子一樣的病,也需要吃藥,也需要治療。
而這種病,不僅在成年人身邊屢見不鮮,離我們最近的孩子,更有可能患上這種看似不存在的病。
我們先來看幾個小故事。
一、凱文·沃爾什是個幸運兒。
13歲那年,凱文在參加一個夏令營時,遇到了一名很可愛的女生,而且他幸運地還和女生成了朋友。
那段時間,他們常在網(wǎng)絡聊天,但漸漸地還是失去了聯(lián)絡。盡管是這樣,剛步入青春期的凱文,還是會常常想起這位女生。
他說:“讀高中后,我們再也沒有交集了,但是我可以保證,我沒有一天不在想這個女生?!?/p>
就這樣一直持續(xù)到了高三。
凱文高三時成績不是很理想,生活上的挫折也接二連三地到來,長期的負面情緒讓他患上了嚴重的抑郁癥,甚至開始產(chǎn)生輕生的念頭。
有一天,情緒瀕臨臨近點的他實在是感覺撐不住了,于是寫好了遺書,試圖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非常戲劇化的是,他正要準備輕生的前5到10秒,接到了一通陌生來電。
凱文怎么樣也沒想到電話是誰打來的,他接起電話后簡直嚇傻了。他居然在電話里,聽到了失去聯(lián)絡很久但心里卻一直想著的那個女生的聲音!
他茫然的問道:“你為什么突然打給我?”女生回答:“不知道為什么,我突然覺得,我應該要打給你?!?/p>
凱文告訴了女生自己正要自殺的情況,女生聽到后馬上阻止了他,說:“什么?你不可以這么做!”
兩人在電話里聊了很久,女生怕凱文再次想不開,特意在掛電話前囑咐他,“我明天等你的電話?!?/p>
于是從那一天起,凱文和女生又恢復了聯(lián)系。女生常常陪他聊天,日子長了,凱文的情緒也逐漸好轉(zhuǎn)起來,走出了抑郁癥,找到了活下去和好好生活的意義。
10年后,凱文向女生求婚,兩個人走到了一起。求婚時他說:“其實接到她電話的當天晚上,我寫下一段話,是10年后我對她求婚時念出的承諾?!?/p>
這一段不輸電影的“狗血”劇情,不是編劇寫出來的,而發(fā)生在真實的生活里。
講述這個故事,重點不在于“浪漫”,而是想告訴大家:
當你有(嚴重的)不良情緒時,一定要找人及時疏導,要相信問題都會解決的。負面情緒所引導的錯誤行為只是一時沖動,你其實沒自己想象中那般不堪,生活也并非針對你,黑暗總會過去,也有更多人在未來等你。
凱文·沃爾是幸運的,在死亡來臨前的5-10秒,一通電話拯救了他。
遺憾的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凱文·沃爾那樣幸運,能有人及時拉一把。
二、2015年9月7日,湖南汨羅市高一女生因抑郁跳樓身亡,結(jié)束了15歲的年輕生命,她留下一封遺書:“我患有嚴重的抑郁癥,我輸給了自己,我輸給了現(xiàn)實……”
2016年2月23日,“史學研究天才少年”西安高三學生林嘉文,在患有抑郁癥半年后,選擇了自殺離世,他曾著有《當?shù)兰医y(tǒng)治中國:道家思想的政治實踐與漢帝國的迅速崛起》《憂樂為天下:范仲淹與慶歷新政》。
2017年6月6日,江蘇淮安一品學兼優(yōu)的大學生因抑郁癥燒炭自殺,他留下的遺書里寫著:“自己患有抑郁癥,覺得很自卑,離開這個世界,是一種解脫?!?/p>
2018年6月20日,“李奕奕事件”震驚全國,在抑郁兩年后,她選擇了跳樓自殺。
2019年4月22日,河南沁陽發(fā)生一起19歲高中生墜亡案件。從學校老師方面了解到,跳樓少年生前有抑郁傾向。
根據(jù)世衛(wèi)組織2009年公布的數(shù)據(jù),全球約有4.5億精神健康障礙患者,我國各類精神病患者人數(shù)更是已超過1億。隨著社會競爭的加劇,抑郁癥、孤獨癥、焦慮癥等心理障礙病人,更是像感冒一樣普遍。
我國中學生因心理問題引發(fā)的精神狀況,數(shù)據(jù)也十分可怕。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我國中學生抑郁癥發(fā)病率為0.4%~8.3%,約有1000多萬的中學生每天都在痛苦中掙扎、沉淪。
2019年,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和海淀區(qū)教委等聯(lián)合發(fā)布的《中國積極教育白皮書》上,更顯示出中國約有1/3的高中生曾有過與抑郁癥相關(guān)的癥狀。
如此大的比例,讓全社會都高度關(guān)注高中生的心理問題。
于是,除了教育部門對中學生抑郁、焦慮情緒等心理問題開展干預和防治,相關(guān)專業(yè)機構(gòu)進行疏導緩解,影視作品中也開始出現(xiàn)產(chǎn)生有心理問題的中學生這類人物形象。
比如——
《小歡喜》里,讀高三的英子因為高考壓力和生活壓力患上抑郁癥,甚至想要跳海自殺的情節(jié),就一度成為了網(wǎng)絡熱議的話題。
《極限17:滑魂》中,X玖少年團的郭子凡所飾演的高中生楊布凡,是一個對生活失去熱情的抑郁癥患者,他給人一種無法遏制地對一切事物都游離在外的迷離感。
這些影視劇也讓家長更了解孩子的心理狀況,重視孩子的負面情緒。
當然,影視劇也有“夸張”的戲劇因素,現(xiàn)實生活里并不是只要產(chǎn)生心理問題就一定是抑郁癥,大多只是抑郁情緒,而情緒是一種我們面對一些事情時正常的反應機制。包括新聞里所曝光的令人遺憾的因抑郁癥自殺的案例,也只是個例。
但是,高中生心理問題確實應當重視,并且有必要及時疏導。家長和老師要關(guān)注學生心理,學生也要學會自我疏導,不要等情緒加深、問題變嚴重后才開始關(guān)注。
如果發(fā)現(xiàn)你的孩子出現(xiàn)了抑郁情緒,請千萬不要責備他,不要用你以為的“為他好”將他的抑郁情緒轉(zhuǎn)化成抑郁癥。
正確的做法是及時疏導,要知道,心里不舒服只是情緒感冒了,只要治療一下就會好的。
也有的家長會說,我不知道孩子怎么樣算是抑郁情緒,怎么樣算是情緒低落,我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情緒低落≠抑郁
不想學習,無精打采,難道這就患上抑郁癥了?
當人們遇到精神壓力、生活挫折、痛苦境遇、生老病死、天災人禍等情況時,很容易產(chǎn)生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緒,這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感成分。
幾乎我們所有人都可能在某個時候覺得情緒低落,這種情緒的產(chǎn)生常常是因為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正常的抑郁情緒是基于一定的客觀事物,事出有因,有一定時限性,通常是短期的,人們通過自我調(diào)適,充分發(fā)揮自我心理防衛(wèi)功能,能恢復心理平穩(wěn)。
或者,當生活事件解決時,這種低落情緒便會得到自然緩解,對正常的生活、工作不造成明顯的負面影響。
而真正的抑郁癥則是長期的抑郁情緒所致,每天情緒低落、快感缺乏、興趣喪失,且至少持續(xù)兩周以上。而且只有達到一定的程度和頻度才能夠被診斷為抑郁癥。
而且一些抑郁癥患者不僅有情緒問題,還有認知障礙,包括記憶減退,反應遲鈍,學習能力明顯下降等。
所以,家長們也不要把抑郁情緒和抑郁癥混為一談,情緒低落并不等于抑郁癥,前者一般持續(xù)時間很短,程度很輕,可以自動緩解或者通過自身調(diào)節(jié)而康復。
對抑郁癥不能不重視,但也不能過于神經(jīng)過敏,草木皆兵。希望家長們能夠正確對待并經(jīng)常關(guān)注孩子的情緒變化,為孩子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高中家長,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