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高考成績及本科分數(shù)線的公布,必然會是幾家歡喜幾家愁,有人異常興奮,有人卻失望流淚;有人“分數(shù)遠超估分”,有人卻“發(fā)揮失常”。面對備戰(zhàn)了十幾年的高考,加上前期對成績焦急的等待,成績的發(fā)布,讓很多人不知該如何是好,成績出來后,下面四種典型心理狀況請格外關注。
1、開心放縱
成績比較理想,非常開心,這些考生容易有一種“終于熬出頭”的心理,因此毫無節(jié)制地玩。需要引起重視。
2、煩躁焦慮
成績與預期的目標或者分數(shù)線擦邊,報好一點的學校擔心無法錄取,報差一點的又心不干,想沖一沖,這類學生拿到成績后并沒有輕松的感覺,而是始終懸著一顆心。選擇志愿時進退兩難,焦慮不安。
3、悲觀抑郁
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目標,或差距很大,于是產生自卑、自閉心理,沒有食欲、失眠,覺得自己很沒用,甚至一無是處,一天到晚悶在家里不愿出門,很容易走入心理誤區(qū)。
4、空虛茫然
看到成績后,不管好壞都接受了這個結果,人立馬跟被抽空了一樣,然后就開始無所事事,心里空蕩蕩的無所適從。
其實高考只是人生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儀式,它以考卷的形式,給你的十年寒窗苦讀畫上句號,再去開啟新的篇章。而高考分數(shù),只是決定著接下來三年或四年的時間里,你要去什么地方生活學習。高考,并不能決定你的一生。高考結束后,你的人生才算是真正開始。努力尋找新的動力與目標。
那出現(xiàn)了心理問題該如何調整呢?
1、制定新目標,驅除空虛
通過短暫的休整后,可以和父母或親朋好友商討一下下一步的計劃與打算,制定新的生活目標,可以制定一些短期的目標,調動周圍資源,克服內心困難,朝新的目標行進,這樣就不會感到空虛迷茫了。如果需要,可以找專業(yè)的咨詢師給予幫助。
2、積極溝通,合理宣泄
情緒波動比較大時,可以找家人朋友傾訴心中的煩惱、寫日記、做做運動、或選擇在沒有人的地方高聲大喊、放聲大哭等減輕內心的痛苦,還可以聽聽音樂,做一些自己感興趣的事等。也可在合理安排作息時間的前提下,盡可能多參加一些集體活動,積極主動地與信任的人溝通。
3、學會面對和正視客觀事實
任何幻想和抱怨都不會改變事實,但卻能夠改變我們的心態(tài),影響我們對未來的把握,應該珍惜用12年積淀下來的經歷,將它提升為我們未來努力發(fā)展的寶貴財富。
4、規(guī)律作息,提升自我
規(guī)律作息,可以增加健身、游泳、打球等運動鍛煉體質,學習一項技能和特長??梢詫W駕車,學一件樂器或是舞蹈,或者是自己一直感興趣但沒時間嘗試的課程。提升自我。
成績出來后,家長朋友可以做些什么?
1、金榜題名后要適度“潑冷水”
孩子高考取得了好成績,家長在興奮之余,也應及時介入,適當監(jiān)管,孩子狂歡可以,但不宜過度,要給他們適度‘潑冷水’。
2、要處理好自己的情緒。
孩子高考失利了,有的家長也許會有“恨鐵不成鋼、有力使不出”的感受,同時也許還要尷尬地面對周圍的親戚朋友、左鄰右舍不經意的詢問,這樣的感覺很不好受。因此,家長首先要做的就是自己要從內心真正接納孩子的失利,從而能夠以寬容平和的態(tài)度給予孩子適度的關心和關注,也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愧疚和自責,幫助孩子重新樹立信心。
3.幫孩子重建自信。
孩子考的不好,請家長們告訴孩子:“高考失利對每個考生都是一次重大的打擊,你心里不好受是正常的。但爸爸媽媽能理解你,愿意和你一起面對并接受這樣的結果。”還可以帶孩子出去散散心告訴他不要糾結一時的得失,外面的世界很大,你應該出去看看。
此外,家長在高考后的假期內要幫助孩子廣開視野,接觸社會,學會分析判斷,避免隨波逐流,在假期內培養(yǎng)獨立生活的能力。
每個孩子的未來都有無限的可能,一時的失利并不能代表什么。理性地認識孩子,積極勸導孩子。作為孩子也應理性的分析自己的問題,調整心態(tài),整裝再發(fā)。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綜合整理,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