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考生都希望能充分利用剩下15天的時間,讓自己的學習水平和成績得到提升。那么,如何提升自己的時間管理能力,更好、更有效地利用寶貴時間呢?大家和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小編一起來學習下吧。
考前15天,如何合理安排時間
5月下旬到6月初,調整復習節(jié)奏,切換考試模式
“答題時思路不清,精力總是不集中,煩躁苦悶?!?很多人在這一時期會出現(xiàn)所謂的“答題高原期”。
這是多數(shù)學生必然出現(xiàn)的情況,這時考生需要的是改變前期的學習模式,切換到“考試模式”,“瀏覽以前考過的模擬卷,真正進行查缺補漏工作,不要再過多地做練習了。
有的老師發(fā)的題目很多,可以選擇性地去做,不要都做,要不然就會浪費很多時間。
四大準則助你合理的時間安排,提高學習效率!
培養(yǎng)時間管理意識
高考還有不到20天的時間,充分認識時間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充分重視了這一問題,才會愿意花更多時間和精力思考如何有效管理時間。
規(guī)劃時間
合理的時間規(guī)劃是時間管理的基本表現(xiàn)??忌獙ψ约旱臅r間進行詳細規(guī)劃,以保證充分的學習質量和較好的學習效果。
首先,要具體可行,至少要細化到每天的每個時段,還要足夠長遠,至少要規(guī)劃到高考結束。因此,考生要思考以下問題:高考結束前,我需要做些什么?這個月、這一周、今天、今天上午、下午,我需要做些什么?細致而長遠的時間規(guī)劃,是做好時間管理的基本前提,會給考生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
用好時間表,讓身體和心靈贏在高考路上
6:00—8:00
對一般人來說,疲勞已消除,頭腦最清醒,體力亦充沛,是學習的一個黃金時段。這時候做一些計算題純粹是浪費時間,根本沒有效果,這個時候可以背英語單詞,看文學常識,不要死記硬背,看就行了,不要一大早就和自己過不去,腦子還要留著干別的事。
8:00—9:00
此時人的耐力處于最佳狀態(tài),正式接受各種“考驗”的好時間??梢园才烹y度大的攻堅內容。
9:00—11:00
試驗上說,此時短期記憶效果很奇妙。對“搶記”和馬上要考核的東西進行一下突擊,可事半功倍。
13:00—14:00
飯后人易疲勞,夏季尤其如此。休息調整一下,養(yǎng)精蓄銳,養(yǎng)好神了,以利再戰(zhàn)。休息,看個人習慣了,反正怎樣舒服怎樣來,打球也不失為一種放松方式,主要是精神上的??梢月犅犦p音樂,做做放松操,都很舒服。
15:00—16:00
調整后精神又振,試驗表明,哈,又是“試驗”。此時長期記憶效果特棒。午休切莫過長(30min之內),要不就對不起這“第二最佳時間段”(相對于清晨而言)可合理安排那些需要“永久記憶”的東西。
17:00—18:00
這是完成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yè)的好時間,而且做復雜計算和費勁作業(yè),最好是飯前,吃飯了人的血液都會集中到胃部,大腦也不活躍。
晚飯后
因人而異,根據(jù)自己情況妥善安排。最后一個月了,適當?shù)姆潘梢部梢越o自己看著安排了,看看新聞聯(lián)播呀體育新聞呀沒有劇情的電視節(jié)目,為的是拋棄私心雜念。
看完之后要心無旁騖的學習,可分為兩三個時間段來學習,5個小時語、數(shù)、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最好難易程度區(qū)分開。
充分做好時間計劃
要想管理時間,首先要把時間安排好,形成時間使用的計劃,且該計劃要細致、準確,可以量化,切忌模糊、寬泛。
我們可從兩方面進行時間管理:任務導向和時間導向。
任務導向是指以完成既定目標為標準,如今天制定的學習任務是學習完某個章節(jié),那么考生就要直到把任務全部完成了才能休息。
時間導向指以花費既定的時間為目標,如今天的任務是學習10小時,那么就要確保自己完成了10個小時的學習量才能睡覺。
任務導向和時間導向對學習而言是很重要的。任務導向可保證考生完成既定任務,但在時間控制方面容易出問題;而時間導向可保證考生在學習上投入足夠的時間,但學習效率不能有充分保證。
因此,考生要將二者有機結合起來,在既定時間內完成既定任務。
集中學習和分散學習有機結合
集中學習,指在較長時間里不間斷地反復學習,如一天之中只學一門課程。
考生學習一項新內容時,因為對它不太熟悉,所以需要深入學習,以確保更準確地理解它,因此較合適集中學習。
分散學習(又稱間隔學習、分布學習),指學習時間間隔的學習,如上午學習英語和數(shù)學,下午學習語文和物理,晚上學習化學和生物。
而對于已經學得較好的內容,或經常學習的內容,則較適合分散學習。
因此,高考復習適宜采用以分散學習為主、集中學習為輔的方法。如果某一門課程的某個章節(jié)學得不太懂,則要集中學習,以確保徹底搞懂。
當你更好地管理好時間后,會發(fā)現(xiàn)學習不再那么混亂,能夠做到心中有數(shù),面對高考心中的慌亂也減少了。
如何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校學習
在有限的時間內,誰能夠更好地利用時間,誰就能讓自己得到更大的成長和提升。對于高考生來說,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如何能在有限的時間里高效學習!
1.學會舍棄
提高效率的一大原則是學會“要事第一”的排序。有效利用時間,最重要的原則就是不要試圖把所有的事情都做好,真正懂得如何利用時間的高手,一定是很懂得合理安排時間的人。
高考學習的壓力很大,很多人被弄的手忙腳亂,我們在學習時面前總放著一大堆書,如果你每次都是拿起十幾本書隨意的瀏覽,這反而是一種浪費時間的學習方法。
所以我們在選擇時,一定要選擇當下最需要提升、最重要的那本書,確保自己一直在做最重要的事,實際上也就確保了自己的時間被高效利用。
比如,你今天計劃做五張試卷,那么一定先去做你覺得最重要、最需要提高的科目,這樣就可以循序漸進,穩(wěn)步提升。
2.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我們要保證自己的學習效率,就要多做和自己水平相適應的題目,既有成就感又能提高自己的解題能力。
太簡單的題目不要去做,太難的題目也不要去做。讓高手去做12道難題吧,我們只做12道中等難度的題目就行了。把中等難度的題目做熟練之后,你自然會發(fā)現(xiàn),原來很難的題目已經不那么難了。
讓時間寬裕一些,比如你預計自己復習某一部分的內容需要一個小時,那么你可以計劃用70分鐘。
但盡量保證每天給自己規(guī)定的任務都能完成。
在一天結束的時候,前一天所計劃的事情都做完的成就感是非常大的,可以給你繼續(xù)制定和執(zhí)行計劃的信心和動力。
這樣循序漸進,再慢慢地提高標準,才能真正高效地利用時間。
3.根據(jù)不同內容的學習特點來安排時間
上課的時間和在家自習的時間,顯然是各不相同的。我們必須學會讓不同的學習內容和不同的時間相契合。對于需要大量閱讀、理解、背誦的東西,就要安排時間比較長、精力比較充沛、不容易受到干擾的時間段來做。
那么,那些精力不太旺盛,比較容易受干擾的時間用來做什么呢?那就是用來做題。因為做題的時候需要動筆演算,可以強迫你集中注意力,即使周圍環(huán)境比較吵鬧,即使你精力不太好,仍然可以達到練習的效果。
確保學習時間不被打擾
要想保持高效學習,就要保持好的學習狀態(tài),不可一心二用。考生在學習過程中,要盡量保證自己不被干擾。干擾考生學習的因素有很多,如疲勞、緊張、焦慮、外界的噪音、玩手機等。
如果不能保證自己學習時能抵擋住手機的誘惑,那么學習時就不要把手機帶在身邊。如果學習時還惦記著另一件沒有完成的事情,那就先去完成它,然后再學習。
只有足夠的投入,才能深層次的學習!
4.掌握和利用學習遺忘規(guī)律
由于人大腦的記憶儲存空間有限,因此遺忘是必然的。人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可尋的。
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研究發(fā)現(xiàn),遺忘在學習之后立即開始。遺忘進程并不是均勻的。最初遺忘速度很快,以后逐漸變緩。他認為,“保持和遺忘是時間的函數(shù)”
從這條曲線可看出,在學習中的遺忘是有規(guī)律的,遺忘的進程很快,且先快后慢。因此,考生要根據(jù)遺忘規(guī)律安排時間,整體思路是及時復習、定期復習。
復習要講究策略,按照遺忘曲線的復習點進行,往往能事半功倍。隨著記憶鞏固程度的提高,復習次數(shù)可以逐漸減少,間隔的時間可以逐漸加長。
同時,越有意義的內容印象越深刻,不容易遺忘。如,對于散文的記憶要好于無意義音節(jié),對詩歌的記憶更佳。因此,考生學習和記憶時,要能將所學知識賦予意義,花更多時間摸索其中的含義和內在聯(lián)系,這樣更不容易遺忘。
5.保證睡眠、注意適當休息
在制定時間計劃的時候,保證必要的休息還是應該的。有很多同學喜歡熬夜,因為夜里安靜,便于靜心學習。但這樣就會影響白天的精神,上課老想打瞌睡,又怕被老師發(fā)現(xiàn),睡的很不安穩(wěn),于是課沒有聽好,覺也沒有睡好,一天到晚都迷迷糊糊的。
其實高中的時間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要浪費時間很容易,一晃就過去了;要努力學習也足夠長,學習任務重的時候偶爾熬夜可以,長期如此肯定堅持不住。
注:本文內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