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點的被窩外,當熬夜的同桌憑借自己的毅力起床——去拿手機玩,然后抖著身子鉆回被窩,開啟一日的放縱之時,睡到自然醒的你,可也曾想過在短暫的周末背一背單詞?
也許有吧!背單詞真是痛苦,不但耗時費力,記住了,隔天又會忘記,真讓人提不起干勁。
都說“人不行,別怪路不平”,可你有沒有想過,也許真的是“路不平”呢?
好的方法和汗水一樣重要,但市面上的方法比你刷過的題都還要多,與其大海撈針,不如擼起袖子DIY一個適合自己的背誦方法。
記憶的本質(zhì):重復
生物教科書里這樣寫道:
“想要長久的記住信息,可以反復重復,并將新信息與已有的信息整合”
絕大部分記憶方法都是由此延伸出來的,我們自己DIY也當然不可避免的要了解這些東西。
想象一下,大腦是塊新買的畫板,每次記憶都是顏料涂抹的過程。
神經(jīng)科學家發(fā)現(xiàn),短期記憶就像水彩畫,雖然鮮艷但經(jīng)不起時間的沖刷。只有通過反復涂抹(重復記憶),才能讓顏料滲透纖維,形成長期記憶的油畫。
每次重復記憶,大腦中的神經(jīng)元連接就會加強一次,就像在草地上反復走同一條路,最終會踩出一條清晰的小徑。
這時候可能有同學要發(fā)問了:“那為什么我每天abandon abandon地背,就是記不牢呢?”
為什么機械重復會失效?
想象你在游樂場射擊:每次都瞄準同一個靶心(abandon abandon),不僅手酸心累,成績還永遠卡在及格線。
但若換成移動靶(多維度重復),你的反應速度和準確率都會飆升。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實驗證明,間隔性+多感官的7次有效重復,能讓記憶留存率提升300%!
知道了這個“核心機密”,不但可以DIY英語背誦,其他學科的背誦,同樣派得上用場。
網(wǎng)紅方法紅黑榜:警惕這些美麗陷阱
①詞根詞綴法:屠龍技遇上小怪獸
詞根詞綴法通過分析單詞的詞根和詞綴來理解和記憶單詞含義。
比如"autobiography(自傳)=auto(自己)+bio(生命)+graphy(書寫)"。
把"autobiography"拆解成auto+bio+graphy確實優(yōu)雅,但遇到"apple"這種基礎詞就啞火。更扎心的是,《高考考綱3500詞》中,需要詞根解析的單詞不到15%。就像帶著瑞士軍刀去采草莓——專業(yè)但沒必要。
②聯(lián)想記憶法:段子手的狂歡
ambulance(救護車)=俺不能死確實魔性,但調(diào)查顯示:52%的學生在考場上只記得段子,38%的人會混淆類似梗(比如把vegetable記成"喂雞太飽")。
這就像網(wǎng)購時被精美包裝吸引,拆開卻發(fā)現(xiàn)貨不對板。而且當別人掃一眼就知道什么意思的時候,你還需要聯(lián)想,這顯然不符合考試時高效率的原則。
③艾賓浩斯曲線:理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
這個著名的遺忘曲線誕生于1885年,當時艾賓浩斯記憶的是毫無規(guī)律的音節(jié)表。
放到今天的高中場景,嚴格執(zhí)行的結(jié)果可能是:第三天要同時復習300個新舊單詞,尚且不說有沒有時間,還可能直接觸發(fā)"記憶過載保護"。
但它對我們的背誦的確很有價值,因為這告訴我們,高樓不是一天能夠建成的,只有長期的“嘮叨”,大腦才聽得進去。
DIY方法
既然你已經(jīng)知道了“核心機密”,DIY就不困難了,關鍵點就在于換著法子記,讓腦子覺得:“哇好新鮮哦(≧?≦)/,這是什么?記一下(*'▽'*)?。”
這就和我們喜歡刷視頻是一樣的,只有新鮮的東西才能讓我們提起興趣去關注,不然只會變成是老師的催眠課堂。
這里作者先給出自己的大概構(gòu)思
①音標破冰:利用單詞音頻,像學歌曲一樣跟讀,確保每個音節(jié)都像自己喜愛的歌一樣熟悉。
(例:character讀作/?k?r?kt?r/,分解為cha-rac-ter)
ps:這是確保之后步驟能實施的重要基礎,有道云:“會讀就會寫”,如果發(fā)音錯誤,很可能導致記錯。
②三明治朗讀:
-面包層:英文朗讀2遍(Character,character)
-夾心層:中文釋義1遍(特征,性格)
-建議每組15-20個單詞,正好填滿A4紙的1/3
ps:高要求的同學可以同時記下詞性
③每組小默寫:
用手/白紙遮住英文列,看著中文"特征",在紙上默寫"character"
(關鍵技巧:邊寫邊默念發(fā)音,啟動聽覺記憶)
④訂正:
對照原文批改,把錯誤單詞改正、作下標記,同時再記一遍,“多加關照",直到記住為止。
(首次正確率通常60%-70%,這是大腦升級的信號)
⑤快速游戲:
按照前面的循環(huán),背完要記的所有單詞之后,拿出先填已經(jīng)填滿了的a4紙,看英文想中文,一定要快速,對于想不起來的單詞要再加強印象。
(如果還不放心,就再瀏覽一遍)
⑥睡前記憶回放:
閉眼后在大腦中"放映"單詞電影:
◆畫面:字符在黑色背景上發(fā)光書寫
◆音效:自己的跟讀錄音
◆觸感:想象筆尖劃過紙張的沙沙聲
⑦突擊檢查:
過個幾天后,趁腦子不注意,突擊檢查!把不會的單詞重點關注,可以記錄到單獨本子上以便之后的復習。
這樣一套連招下來,就已經(jīng)重復了6遍,再加上之后的復習。單詞,不就掌握了嗎?
復習:別讓等待成為遺憾
我們的大腦原本只是個簡陋的'生物導航儀',卻在數(shù)百萬年的進化中,逐漸升級成了能處理抽象概念的'超級計算機'。
那些看似枯燥的單詞背誦,本質(zhì)上是在搭建連接短期記憶區(qū)與長期記憶庫的'神經(jīng)高速公路'——海馬體就像兢兢業(yè)業(yè)的快遞分揀員,需要經(jīng)過3次精準投遞(間隔復習),才能把單詞包裹從臨時儲物柜(工作記憶)安全送達永久保險箱(長時記憶)。
這就是為什么昨天背的單詞今天還新鮮,三天后卻像迷路的快遞不知所蹤。
如果你復習了,那么就會像這樣:
“那個小馬啊。我在單詞書上記的單詞包裹,你要給我重點關注!一定要送到我家門口來!”
◆初記:像快遞員把包裹(單詞)放在小區(qū)門口(海馬體)
◆3日內(nèi)復習:保安(神經(jīng)元突觸)登記包裹信息
◆7日復習:快遞被搬進單元樓(大腦皮層)
◆15日復習:包裹終于放進你家儲物柜(長時記憶)
反之,長久不管的單詞快遞就可能被清理!
自己DIY的方法
正如身高不同的人要調(diào)整衣服的尺寸,方法也是如此。適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高效的方法。
已經(jīng)了解基本原理又經(jīng)過實戰(zhàn)的你,已經(jīng)可以出師了。可以將之前給出的方法做自己的個性化修改,也可以從頭再來做自己的裁縫。
這里給幾個修改例子:
1.如果想鍛煉自己的記憶能力,可以把每組單詞增加到25個。
2.如果覺得速度慢,可以把手寫的環(huán)節(jié)去掉,縮短每組單詞量,但增加復習頻率。
3.如果要背很多,可以設置番茄鐘(25分鐘學習+5分鐘休息)來集中自己的注意力。
與其在短視頻里羨慕別人的逆襲,不如親手打造自己的單詞帝國。
記住,當你在默寫本上寫下“character”時,大腦皮層正在發(fā)生奇妙的化學反應——那些看似枯燥的重復,終將化作考場上行云流水的筆跡。
為助力新一屆高考生和家長及時了解最新的高考資訊、綜評、強基等升學途徑、志愿干貨、學習技巧、復習資料、各地??荚嚲淼刃畔ⅲ覀兘o大家建立了【招考網(wǎng)】江蘇高考交流群。
歡迎添加蘇小招微信(sxz028),發(fā)送:高考年份(如:2025高考),即可邀請您進群學習交流!
注:本文內(nèi)容來源網(wǎng)絡,由江蘇招生考試網(wǎng)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quán),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