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般公眾對國內高校的認知中,部屬高校被認為處于第一梯隊,在這些高校之后,省部共建高校盡管性質上屬于地方高校,但由于得到了教育部及其他部委的支持,被認為屬于國內高校的第二梯隊。
截至目前,全國省部共建高校數(shù)量已超過部屬高校數(shù)量,達到81所。
然而,教育部網站近日發(fā)布的一份對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建議的答復中介紹,鑒于省部共建高校規(guī)模偏大,資源匹配不足,同時還存在著省部共建政策界限不清、個別高?;ハ嗯时鹊仍?,2018年12月以來省部共建工作總體處于暫停狀態(tài)。
根據(jù)教育部網站發(fā)布的名單,目前省部共建高校共51所,其中包括4所“省部重點支持”高校;省部部共建高校共30所。
最近一所省部共建高校是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8年12月25日,陜西省人民政府、教育部、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三方達成共建協(xié)議。
按照“省部部”共建協(xié)議,陜西省從經費投入、學科建設、人才隊伍建設、科學研究等方面支持我校。教育部從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人才隊伍、交流與合作等方面支持我校建設發(fā)展。住房城鄉(xiāng)建設部從促進城鄉(xiāng)建設發(fā)展、學科建設、人才培養(yǎng)、科學研究等方面支持我校建設發(fā)展。
省部共建高校的初衷是為了平衡高等教育弱省的利益,這些省份往往無教育部直屬高校或“211”大學較少。
據(jù)南方周末報道,教育部相關人士曾表示,本世紀初確定建設“211”高校時,有些學校各方面的條件已經達標,但由于指標有限,不能再獲評,教育部也在思考“一個折中的辦法”。教育部與河南省政府于2004年2月27日簽署共建協(xié)議,鄭州大學成為全國第一所省部共建大學。
但河南省只有3所省部共建高校,數(shù)量還不及浙江省,浙江省內的浙江工業(yè)大學、寧波大學等6所高校被納入省部共建,河北省則有河北大學、燕山大學、河北工業(yè)大學等7所省部共建高校。
省部共建工作總體暫停之前,省部共建的升級版——部省合建已經推出。
2018年2月24日,教育部召開支持和提升中西部高等教育發(fā)展座談會,部署啟動部省合建工作。按“一省一?!痹瓌t,重點支持河北大學、山西大學、內蒙古大學、南昌大學、鄭州大學、廣西大學等14所高校建設。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在去年全國兩會記者會上說,教育部把這些學校列入部屬高校序列,相當于一種準部屬高校身份。這種學??梢园阉凶鞑拷ǜ咝?,這是一塊金字招牌。
教育部明確提出“部省合建學校與部直屬高校同等對待”,并將合建高校納入部屬高校序列。從2018年6月開始,一些教育部文件的抬頭就署上“部省合建各高等學?!弊盅?,跟在“部屬各高等學?!敝蟆?/p>
除了支持力度更大,部省合建也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教育部答復中提到的省部共建政策界限不清的問題。
有專家介紹,以往的專項支持都是項目對接,沒有涉及到體制機制的變化。部省合建則涉及到體制機制的變化,突破了國家現(xiàn)有的兩種高校管理體制,即教育部與省政府同時管理、同時建設。
注:本文內容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由江蘇招生考試網團隊(微信公眾號:jszkwx)排版編輯,如有侵權,請及時聯(lián)系管理員刪除。